村长回道:“郡主,以我们李家村来说,每家都开垦至少有两亩地,其他村子据说不比我们村少。”
李梦婉笑着道:“那大家家里的番薯不是堆成堆了?番薯虽然耐放,但是大家每家都这么多,是不是可以吃到明年春天了?大家回去告诉各自村里人,我这收番薯,按照每斤3文的价格收,大家可以留好自己家里的口粮之后,把多余的卖掉换银子,过年还能买些肉来吃。”
村民一听还有这好事?那真是太好了。
人群中立即有一个妇人道:“郡主,我家男人多,今年春上开垦了五亩的荒山,快入秋的时候全都种上了番薯,这不才收上来将近万斤的番薯,都堆在家里,虽然心里高兴饿不住了,但是这么多的番薯还真是吃不完,既然郡主开口,那我回去就让我家人给拉来。”
与妇人家情况相同的有好些家,这个时代大家干活都不惜力,所以劳动力多的人家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
这也是第一次李梦婉深刻的理解了古代为何这么重男轻女的原因。
虽然很多人家羡慕李安成和王氏夫妇生了个这么好的女儿,但是又有几家的女儿能真正的得见天颜?
李梦婉含笑道:“好的,婶子,你尽管拉来,自会有人给你们结算银钱,今天开始我们就在门房这里设立一个收番薯的点,大家什么时候拉来都行。”
得了李梦婉的准话,大家这才慢慢散去。
但是门口留了许多的东西,有自家的鸡蛋,还有干菜,但是最多的还是番薯和土豆,数量虽然不多,但是肯的李梦婉心里热烘烘的。
一行人待百姓全部离开后,又回道大厅。
李梦婉对着李大海又行了一个大礼,李大海赶紧把李梦婉拉起来。
“小婉,你这是干什么?刚才不是已经给爷爷磕过头了?是爷爷刚才没有给你红包吗?”
说着一屋子人都笑了起来。
但是李大海却没有拉起李梦婉。
李梦婉抬头已经眼眶泛红。
带着一点鼻音道:“爷爷,前日姐姐还说我没有娘家做靠山,有什么事情都是我自己扛,你们帮不上什么忙,但是今日我要否定姐姐的想法。
今日这样的场面是爷爷的智慧成就了我,原本做这些事情都是爷爷做的,但是您却把这些都算到我的功劳上,想让我封地的百姓都信服我,尊敬我。
爷爷是不是担心我年纪小不能服众?害怕我封地的百姓日后闹事会让皇上责罚我?爷爷我知道你们都在为我担忧,尤其是皇上一道圣旨将我诏进京城,你们一直都担惊受怕。
不过爷爷你们放心,从此我不会再让你们担忧,我李梦婉一定会为我们李家改换门庭。”
李大海也被李梦婉说的红了眼眶,他很欣慰,孙女这么小就能理解自己的一片苦心,看来自己没有白疼她,弯腰把李梦婉扶起来。
李大海拍拍李梦婉的肩膀,欣慰道:“小婉,你放心,即使我们一家都是农户出身,也不能让人小瞧了,官场上的那些东西爷爷虽然不懂,但是爷爷懂老百姓,老百姓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好贿赂的,因为百姓的命在上位者眼里太轻,但是在我们农民自己眼里,谁家的孩子亲人不是人呢?”
李梦婉受教道:“明白了爷爷,百姓对我们好,我会回报他们的。”
沈老爷子看着这一家子,赞许的点点头,现在看李大海顺眼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