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这样。
忙于生计的同时,一日三餐里面穿插着零零碎碎的琐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这些不可避免的琐事。
各家有各家的烦恼。
同在中院,康明操心小侄女的事,何晴则是担心,自己的哥哥会找到一个怎样的嫂子,未来的嫂子又能不能容得下自己……
过年的时候,何晴就知道,有媒婆要给哥哥何雨介绍对象了。
一开始,都约好了,要在正月里面见面,但是刘媒婆刚好那段时间,回娘家串门子,回来的时候摔了一跤。
摔得还不轻,在家里养了快两三个月,得亏刘媒婆娘家给力,自己也靠着做媒这条路子攒了点私房钱。
在这块也算小有名气,不少人看重刘媒婆心实,就算刘媒婆暂时出不了门,也愿意等刘媒婆伤好了再相看。
要不是这样,刘媒婆早就被婆家人指着鼻子骂上几句了。
无非是这样的话:废人一个,天天躺在床上,还得让人伺候,真的是指望谁,都指望不上你……
这都十天半个月了,再难养的伤也该养好了,是不是想偷懒,不想干活,这才躺在床上不起来……
是不是做了什么亏心事,这辈子才有这么一遭,要不怎么偏偏你摔了,别人没事……
还有更难听的,骂出来了话,让人恨不得直接拿根绳子抹了脖子的都有……
但好在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之后,刘媒婆养好了身体,开始出门了,整整一个月,有二十多天的时间,刘媒婆都在外面跑。
相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开始要把双方的条件摸清楚,再把彼此的要求弄清楚。
在这过程,男女方的家长,有实诚的,有谦逊的,也有说的天花乱坠的,媒婆得靠自己,弄明白实际情况。
偷偷摸摸地跟左邻右舍多打听打听男女双方家的为人,要是街道办有相熟的人,还得去街道办走走。
等一切都弄清楚了,刘媒婆这才会提前跟男女双方的家长打招呼。
没见面前,就把条件说清楚,要是愿意就见面,不愿意那就等下一个。
要是见了一个又一个,还是不愿意,那挑剔、有毛病之类的名声就会传出来,以后也难找……
所以,这时候,相亲一次的成功率还是挺高的。
就是按照条件找的,适配度很高,而且这时候也不讲究爱呀、情呀的,主要就是看能不能在一起过日子。
要是那个小年轻,沉迷于容貌,准备只找个长得好看,能不能过日子都无所谓的,那就能品尝到竹板炒肉、鸡毛掸子。
绝对的新鲜。
只要是上点心、不糊涂的长辈都不会任由小辈看脸过日子。
当然要是能找到一个相貌好、有本事、家里条件也不错的,长辈们肯定乐意。
但哪有那么容易。
能不能在一起过日子,算得上是现在在一起结婚的硬性标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