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全给了梁梦淞,三星自己的工厂建设也只能推迟到明年了。
好在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反正1900i相比于上一代的1700i,仅仅是在加工速度方面差不多有20%提升。
三星的代工厂连65纳米制程工艺都没突破,提升产量作用也不是很大。
见到李在镕终于拿出了让他心动的诚意,梁梦淞微微一笑,道:
“希望李会长抓紧时间在华夏建厂,到时候会有人来收购这家半导体公司的。
届时,这家半导体公司就是我们技术共享的平台。
28纳米之前的技术和制程工艺,都由这个平台共享。
当然,成本肯定也要平摊。”
“可以。”
李在镕满口答应道。
虽然30个工程师培养名额,明显没有达到他的心理预期。
但他实在是不想和梁梦淞再折腾了。
对方这古怪的性格,谁知道他什么时候又翻脸了。
既然不能用人海战术去偷学,那这三十个名额,看来得好好挑选一下。
一定要将三星旗下最优秀的员工派过来。
在他看来,没有EUV光刻机,梁梦淞的极限也就是22纳米。
只要三星能抓紧时间学到梁梦淞的技术,后续的研发,一定是三星更占优势。
仅仅凭借一个梁梦淞,还能比三星更快突破20纳米吗?
而工艺追上湾积电的三星,必然成为晶圆代工市场的王者。
到时候再联合湾积电一起打压梁梦淞,梁梦淞的创业梦必定失败。
到时候,如今的张京汝,就是梁梦淞未来的下场。
三星的好处,可不是那么容易拿的。
说不定那时候,三星还能将走投无路的梁梦淞,重新纳入麾下。
而对于李在镕的小心思,梁梦淞并不在意。
此刻的他,已经开始规划未来两年的研发与教学计划。
尽可能的在创业之前,就做好一切准备。
……
谈到这,双方的会谈也就正式结束。
觉得搞定一切的李在镕并没有在华夏久留,次日就坐上了返回寒国的飞机。
坐在头等舱的位置上,李在镕淡淡朝副手问道:
“你觉得这次的交易,三星是赚了还是亏了?”
“三星小赚,但这位梁先生赚的更多。
三星只是获得了与湾积电竞争的资格,但梁先生却创造属于他的事业。”
副手清楚这个时候的李在镕想听什么,所以没有废话。
“阿西八,还是让这个老东西占便宜了。”
李在镕皱着眉头说道。
“会长,我们要是不要惩罚一下?
相信只要向湾积电稍稍透露,他拿了华夏资本的投资。
湾积电必然会像针对张京汝一样,针对梁梦淞。
如此一来,他也就别想什么创业了。”
副手露出一个阴险的表情,笑眯眯地说道。
听闻副手的想法,李在镕的眼睛也眯了起来,很明显是心动了。
不过最后,李在镕还是否定了这个提议。
毕竟梁梦淞想要创业,三星更想要梁梦淞的技术。
如果打断梁梦淞的研发,那三星的技术也就无从谈起了。
报复的事,还是等三星搞定技术难题之后再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