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侍郎李邦彦、尚书右仆射唐恪都是主张议和之人,看到白时中的下场也不敢贸然说话。
反倒是被刚刚提拔的李纲开口道:“官家,微臣之前任兵部侍郎时,对军略略有了解,臣认为,当务之急是解太原之围。请官家移步沙盘。”
众人走到沙盘前,只见此时的太原城早已被金人包围。
“官家请看,熙河经略使姚古将军领兵三万驻守在太原以南百里的威胜,而秦风路经略使种师中将军则领兵六万驻守真定。这两路大军加起来共有九万人,且都是西军勇猛敢战之士,以他们为援,再加上太原守军,可退女真西路军。”
“不可”李纲的话还未说完,穿着一身甲胄的王宗濋便跳出来反对,他仗着自己是赵桓的舅舅,直呼李纲的大名。
“李纲,你难道不知道驻守在威胜的军队是为了防止女真西路军南下威胁汴京的吗?一旦将他们调走,若西路军南下谁去抵挡?”
与此同时,沉默良久的中书侍郎李邦彦也开口道:“官家,九万大军未必能击退完颜宗翰的六万骑军。”
一旁的兵部尚书孙傅也拱手道:“官家,这九万大军多为步军如果与女真人骑兵野战恐难以应付。”
看着场面有些失控,几位大臣毫不让步,争论不休。而皇帝眉头微皱。王怀吉当即喝道:“肃静!”
众人这才安静下来,齐齐看向这位大宋的新官家。
他们在这里争得头破血流也没有用,最终的决定权仍旧掌握在皇帝的手中。
赵桓见殿内安静下来,便沉声说道:“殿前司指挥使。”
“臣在”
“朕问你汴京城内有多少禁军?”
“官家,我大宋共有禁军四十万,其中二十万分布在天下各险要地区,二十万驻守汴京拱卫中央。其中骑军两万步军十八万。”说到这王宗濋谨慎的抬头看了看赵桓。
见赵桓没说什么,也便放下心来。
李纲见皇帝没有说话,以为皇帝真信了此话,便出列道:“官家,臣认为王指挥使所言有虚,臣此前任兵部侍郎时,查阅过禁军的名单,名单上的记载和王指挥使所言略有不同。”
“哦?李相公,你来说说禁军的情况。”赵桓有些好奇的问道。
李纲应该是知道王宗濋是自己的舅舅,还敢当场打他的脸,看来史书所记不假。李纲的确是一个耿直之臣。
李纲见皇帝没有怒意,便直接开口道:“官家,据臣了解,王指挥使所说的二十万与兵部记载无假,只不过其中有三万被吃了空响,五万老弱病残。实际能作战的不足十二万人。”
王宗濋见便被人揭穿,也不辩解,直接跪倒在地。
“官家,臣接手禁军也不过数日实在是不知实情,望陛下恕罪。”王宗濋话音中还带上了一丝哭腔。
赵桓也是有些无语,自己的这位舅舅虽然是个草包,但是对自己绝对忠心。
“起来吧,尽快掌握禁军情况,朕不希望有下次。”
“谢陛下,臣回去后便加强对禁军的管理。”说完,王宗濋便退回到人群中,不再露头。
而赵桓则盯着沙盘,久久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