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www.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历史曝光电台:九个皇帝都自闭了 > 第170章 迁都洛阳的原因

第170章 迁都洛阳的原因(1 / 2)

 推荐阅读: 高武:全系天才的我还开挂 每周一个任务,从闪婚女神开始 穿越七零,我的百万物资消失了 娇娇王妃:全盛京都在磕cp! 开局觉醒金卡炼狱,我将无敌于世 漫步诸天 穿成恶毒女配后,我只想做咸鱼 仙穹之上 玄幻:查看人生剧本,开局圣级功法 为了无敌,绑架三千圣女!
最新网址:www.hbcjlp.com

【但在北魏的时候,由于分裂的原因,洛阳成为了东西魏的交火点。】

【最后洛阳,被战乱摧毁。】

【不过洛阳好歹位于中原腹地,比较繁华,恢复起来还是比较快的。】

【隋朝初年,隋文帝就开始有计划地建设洛阳。】

【到了隋炀帝即位的时候,已经建设了差不多,所以隋炀帝迫不及待想要迁都。】

......

大汉位面,公元前200年。

“我哪是迁回长安,明明是还都于长安。”

刘邦如此地感叹道。

自从还定三秦之后,关中就落到了他刘邦的手上,项羽被迫撤出了这个区域。

而后面的楚汉之争,关中也一直是汉军的大后方。

直到战胜了项羽,他才最终定都了洛阳。

然而项羽是被灭了,但分封的其它诸侯王可还有不少。

洛阳又是中原腹地,周围又无险可守,自然会被人虎视眈眈。

所以定都仅仅三个月,在张良等人的建议下,最终他还是决定回到关中。

毕竟关中一直是汉军的后方,建设得已经比较完善了。

而且关中的西南环山,北边不毛,防住了东边,差不多就够了。

不过,当时并没有考虑到北边的匈奴,这确实是一个威胁。

但换个角度来看,定都长安,也防住了关中诸侯与匈奴勾结,里应外合祸乱华夏的事情发生。

毕竟,不是谁都能像秦国那样,和匈奴持续斗个几百年。

“如今大汉尚未稳定,不宜定都洛阳。

但以后若是有机会,倒是可以将洛阳作为我大汉的东都。”

刘邦如此道。

从感情来说,他其实很想定都洛阳的。

毕竟,那是华夏的起源之地。

甚至于,可能的话,他还想再向东移一点,直接定都沛县。

毕竟如今跟着刘邦的许多高级官员,都是从沛县跟过来的。

定都沛县,才是真正的衣锦还乡。

谁不想与离家乡近一点呢?

但现实情况,却让刘邦乃至许多人,不得不做出妥协。

......

三国位面,公元221年。

“长安,洛阳,何时可以还于旧都啊!”

刘备眺望北方,这样感叹道。

长安是西汉的都城,而洛阳是东汉的都城。

两城都可以称之为汉室的旧都。

但如今,这两城都被篡汉的曹魏所占领。

想到这,刘备不由有些失落道:

“是玄德无能,这才没有复兴汉室。”

虽然他是从卖草鞋创业开始,创下了如今的基业,看起来似乎十分了不起了。

但他大汉先祖,哪一个不是从这样的境遇中开始的?

就比如,刘邦是小小的亭长,后面还被秦朝通缉了,这个众所周知,不必多说。

而建立东汉的刘秀,同样也是如此。

和刘备一样,由于“推恩令”的原因,到刘秀父亲一代,已经只是小小的县令了。

而随着刘秀父亲去世,9岁的刘秀成了孤儿,被叔父收养,除了有着“汉室后裔”的名头,彻底沦为了普通的平民。

直到王莽篡汉,天下大乱,刘秀依靠着南阳、河北豪强开始起兵,仅用了三年就称了帝。

而在选择都城的时候,他在南阳、河北之间做了折中,选择了洛阳这个地理中心为都城。

不过刘秀是先花了三年称帝,然后再花了十年的时间,才统一了全国。

而刘秀称帝的时候,长安还在农民起义军的手中。

所以实际上,刘秀也不叫迁都洛阳,他是直接在洛阳另立了一个都城。

虽然洛阳无险可守,但这好歹是他起家的地方,自己人多。

就算有人袭击,也防得住。

又由于洛阳在长安的东边,所以刘秀建立的汉朝又叫作“东汉”。

刘邦从反秦开始,花了八年的时间统一全国。

刘秀从起兵开始,花了十三年的时间统一全国。

两人统一全国的速度,堪称“神速”。

而他刘备自黄巾起义开始,已经度过了三十七年的时间,却只占了巴蜀。

每每回顾前面两个先祖的事迹,刘备就觉得惭愧。

“如今有电台这等神迹,说明陛下是天命所归,势必会复兴汉室的。”

诸葛亮如此劝慰道。

“但愿如此吧!”

刘备喃喃自语道。

毕竟这电台可是告诉他,在原本的历史中,他是失败而终的。

说明至少原本他不是天命所归,也不知道如今有了电台,情况会不会改变。

......

大隋位面,公元595年。

“迁都洛阳?”

隋文帝杨坚先是一愣,随即道:

“这......确实不失为一种办法!”

关中是关陇贵族的大本营,而作为中心的长安,更是被关陇贵族渗透成了筛子。

作为皇帝的他,想要做什么事,都得经过关陇贵族的手。

虽然大多数时候,他们都会照做。

但这种做事之前,要经过其它人同意的感觉,还是让隋文帝感到不舒服,仿佛是一种“监视”一样。

若是能够迁都洛阳的话,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关陇贵族的这种“监视感”。

他派人修建洛阳,实话实说,也是存有迁都念头的。

只不过,如今时机尚不成熟罢了。

......

大宋位面,公元969年。

“洛阳啊!咱大宋也想要迁都到那里啊!”

赵匡胤喃喃自语道。

从感情上来说,他就是出生在洛阳,并且自小在那里长大,对洛阳的感情自然深。

从理性上来说,如今大宋都城汴梁(开封),地理位置实在不好。

洛阳周围至少还有一些山,而汴梁周围连山都没有多少。

北方的契丹骑兵若是想要进攻,除了黄河能挡一会儿外,其它时候,可以说如履平地。

当初之所以会选择汴梁,主要是因为直接继承了后周的都城,并没有更改,是临时的决策。

而如今,除了北汉有契丹护着外,其它地方基本已经统一,汴梁这个都城明显有些不适合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