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www.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历史曝光电台:九个皇帝都自闭了 > 第155章 晋、南北朝一无是处?

第155章 晋、南北朝一无是处?(1 / 2)

 推荐阅读: 高武:全系天才的我还开挂 每周一个任务,从闪婚女神开始 穿越七零,我的百万物资消失了 娇娇王妃:全盛京都在磕cp! 开局觉醒金卡炼狱,我将无敌于世 漫步诸天 穿成恶毒女配后,我只想做咸鱼 仙穹之上 玄幻:查看人生剧本,开局圣级功法 为了无敌,绑架三千圣女!
最新网址:www.hbcjlp.com

大隋位面,公元595年。

“那种情况下,陈朝想和北齐,联合也做不到啊!”

对于刘备所想的“两国联合抗西魏(北周)”的想法,隋文帝如此感叹道。

当初北周伐北齐的时候,陈朝不但在作壁上观,甚至还时不时捅几刀。

是陈朝统治者傻么?

并不是。

陈朝除了最后的陈后主一言难尽外,其它还说得过去。

那他们,就不知道联合弱小,共同对抗强大的北周么?

当然知道。

但他们做不到。

当初三国的孙刘能够联合抗魏,也是有很多机缘巧合的原因。

并且即使是联合了,他们也是彼此不信任,互相提防着。

而放在陈朝这里,联合北齐的条件,就基本不存在。

究其原因,北齐虽然只是南下了一点点,侵占了江淮地区。

但这里,距离陈朝的都城建康,已经相当地近了,几乎就差贴脸上了。

并且陈朝立国之初的内忧外患,各种割据势力,都是北齐扶植的。

反倒是北周,在吞下梁朝的蜀地之后,并没有和新建立的陈朝,发生什么太大的冲突。

这种情况下,陈朝又怎么能摒弃前嫌,和在建康大门口虎视眈眈的北齐,一同去对抗并没有多大怨恨的北周?

“就像当初孙权对合肥十分执着,陈朝也多次想要北上夺回江淮,这是每一个建康政权的宿命啊!”

隋文帝又是发出这样的感叹道。

陈朝也曾经数次进行北伐,意图夺回江淮地区。

只有这样,他们的首都建康,才会相对安全。

正如当初孙权多次进攻合肥一样,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心魔。

只不过当北周抢下蜀地,国力暴增的那一刻,他们所做的都成为了枉然。

统一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了。

......

画面继续。

【回到你提的问题,南方真的打不过北方吗?】

【答案显然是不一定的,至少东晋是有机会的,只不过,他们并没有把握住。】

【而南朝,本来也是有机会的。】

【但不止是侯景之乱,前面还有义嘉之乱等诸多的混乱,才导致了南朝一步步衰弱,最终彻底失去了争霸的机会。】

【最后在统一的滚滚浪流中,被北方政权吞并。】

画面之人道。

【原来是这样,谢谢主播,我没问题了。】

那道声音道。

【不客气,下一个!】

【连到我了么?我其实没啥问题,只是听了这么久,想吐槽一下。】

【难怪中学学习的时候,对这一段历史,不怎么学。】

【原来是因为,它这么一无是处!】

一道全新的声音响起。

......

大秦位面,公元前214年。

“这......”

听到那道全新声音的吐槽,秦始皇嬴政不由地皱起了眉头。

虽然,他也觉得这一段历史,过于荒唐。

但后世的人,如果不学习这段历史,那更加荒唐。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

秦始皇厉声道。

就比如他秦家老祖,就一直在与匈奴作对,有胜有负,结下了不小的仇怨。

而如今大秦强大起来,不再惧怕匈奴了。

难道就要觉得曾经被匈奴打败过,太丢人了,便将这一段历史给忘了?

简直荒唐!

正因为荒唐,才更应该学习,这才能在未来避免再发生类似的事。

他之前还在想着,要不要将这期的内容,想办法编成故事的形式。

然后传播出去,用来警惕世人。

结果倒好,后世的人竟然不学了。

这算是什么事啊!

......

大唐位面,公元630年。

“以史为镜,才可以知兴替啊!”

唐太宗李世民,同样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晋与南北朝的历史,虽然听上去十分地糟糕,但同样也警醒了众人:此路不通。

所以如今才有世家门阀被压制,胡人鄙视链消了,诸侯没了的局面。

否则,恐怕就得无限重复之前的历史了。

正因为如此,他才喜欢听电台。

不止是因为时常会透露出后世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能听到后世对历史的评价。

通过这些后世评价,再结合当下的评价,能够让人更为全面地看历史。

从而从其中,吸收到更多的教训。

就比如,他就从电台里面听到了“阶级”、“解放”等词语。

虽然不解其含义,觉得有些高大上,但隐隐感到,这其中或许还藏着关键的信息。

......

大明位面,公元1390年。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啊!”

朱元璋不由这样感叹道。

他能从放牛娃开始,一路做到皇帝这个位置上,他自认为有两个东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是他前半生流浪途中,所接触到的人与事,这丰富了他的见识,使他成熟。

另一个就是海量的历史知识了。

虽然数年的流浪人生,让他知道了如何与人打交道,却是不知道如何统领他们。

至于什么帝王心术,就更别提了。

而这一切,他都是从历史当中,学习到的啊。

他常读《春秋》、《左传》、《汉书》、《唐史》等书。

而这些书中,记载了许多诸侯、皇帝等人的各种事迹。

他就从这些事迹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了解该怎么做一个合格的皇帝。

就比如,“藩王制度”就是他参考历史,提出来的。

虽然按电台所说,后面似乎出了一些问题,但至少在当下,对大明的稳定起了作用。

当然,这并不是说,做一个皇帝,光学习历史就可以了。

但起码,这些历史知识,给了他极大的帮助。

特别是在早期的时候,那个时候,可没有人教他该怎么做。

他能做的,只有以史为鉴。

......

画面继续。

【这个嘛......其实也没有那么一无是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