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象中花里胡哨的排版和冗长的介绍文字。
入眼的,竟是一张高清晰度的扫描图片,信笺是极有质感的暗纹象牙白,上面的每一个字,都是精致地像是手写一样。
一手漂亮至极的行楷字,墨色深浓,笔锋锐利而优雅,在此时如同一份古老的科学手稿。
“尊敬的杜文锋同学:
鉴于您在生物学领域展现出的优秀潜质与独特视角,繁缕研究院荣幸地向您发出实习生项目邀请。本院虽创立未久,名不见经传,然致力于拓展生命科学之边界,愿为有志者提供窥探奥秘之阶。
以下资源,或可为您的决策提供参考:
本院拥有和国内资深院士、国际多位学术权威以及世界各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探讨学术问题的机会。
本院搭建有与国家重点实验室世界顶尖生物实验室共同合作培养的平台,能够在硕博阶段培养国际视野,最大限度提升综合能力。
本院打通了从研究生到研究员的完整晋升链条,帮助年轻研究人员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中,旨在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
该项目名额有限。
期待您的尽快回应。
此致
敬礼
繁缕研究院
落款处,是一个设计精美的烫金徽章浮雕扫描图——一株恣意生长的繁缕草,缠绕着一柄古典的钥匙,徽章下方是一个清晰的时间:Since 2022。
杜文锋的呼吸彻底屏住了。
指尖无意识放大着图片的每一个细节。
“院士”?“权威”?“诺奖得主”?
这些名称背后所代表的技术层级,光是粗略想象,就让他头皮发麻。
而最后一条……和多位诺奖得主共同探讨学术问题?
这邮件是真的吗?恶作剧?还是某种新型的、极其高端的诈骗?
可这笔迹里透出的那份绝对的、不容置疑的自信,又岂是骗子能轻易模仿的?上面的句子写得云淡风轻,却带着一种睥睨一切的傲然。
此时,他的心脏开始不受控制地剧烈撞击胸腔,血液奔涌着冲上耳廓。
他猛地坐直身体,手指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几乎是戳着屏幕打开了浏览器。
“繁缕研究院”,输入关键词。
搜索引擎跳出的前几页结果,但却寥寥无几。
就算有也大多是实验室发布繁缕1号研究成果的旧闻,偶尔有一两条提及到陆时羡也只是在接受采访。
找不到!一个拥有那种级别资源的机构,怎么可能在网络上毫无痕迹?
杜文锋后背渗出细汗,一种巨大的失落和怀疑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