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觎,我们还要不要继续入川?”
“主公,看来我们已经来晚了,此时再去益州无异于抱薪救火。”
刘备有些纠结,他实在太馋益州这块地了,就在这时,郝萌又进来了
“大哥,二哥来信说……”
“说什么?”
“孙策起兵六万余分两路进攻长沙,醴陵失守。”
“什么?”
刘备和卫觊异口同声地惊呼起来。
“主公,我们大军必须立刻回援,长沙丢不得,那可是我们的家啊。”
形势容不得刘备犹豫了,所谓得陇望蜀,首先“陇”要在手中啊
“传令立刻撤兵,返回长沙,派人去把情况报给刘表和刘璋。”
刘备的“救援”益州之路半道就戛然而止,大军当天就拔营返回长沙。
其实不需要刘备通报,刘表已经知道了,刘璋放弃巴郡,孙策进攻长沙,这么大的事情,要是刘表在不知道,他这个荆州牧也就真当到头了。
“主上,大公子麾下来信,巴郡已经被唐军占领,我军救援益州的道路已经断绝,孙策又进攻长沙,醴陵失守,大公子已经下令大军回援。”
刘璋对于儿子这次果断的决策很满意
“信叔不错,长大了,你去让蔡瑁给信叔再调拨点粮草兵甲。”
“诺。”
而另一边的程度,刚刚落成没多久的蜀王宫大殿,刘璋拿着信瘫坐在地上
“完了,完了,没希望了,没希望了,孤还没来得及……”
说到这里刘璋又看向一旁的文武
“都下去吧,孤要静一静。”
一众官员无奈地退下了,心中已经开始考虑自己的退路问题了。
对于大部分世家官员来说,主君是谁根本无所谓,重要的是当官员的永远是他们世家之人,只有这样才能保住世家的根基和传承。
可是这次来的人是号称“世家之敌”的李骏的唐军,就不得不纠结一下了。
“子乔先生在想什么?”
“想你法孝直想的事情。”
听了张松的话,法正如释重负一般,大笑起来
“哈哈哈,没想到蜀王殿下的谋主张子乔也在想退路了。”
“你也太肆无忌惮了,小心隔墙有耳,惹火上身。”
法正有些不屑地说道
“也就是想一想,怕什么,一切不还得看张任那边的情况吗?”
“是啊,全看绵竹战况了。”
此时的荆州,刘备正在心急如焚的往回赶,孙策大军已经逼近临湘城,此时的刘备很愤怒。
“孙家父子,坏我好事,既然拿不了益州,那我就拿扬州做根基。”
这次孙策准备的很充分,不仅把握住了刘备主力出援益州的时机,又让周瑜带水军封锁了长江,挡住刘表南下增援之路。
一路攻城掠地,让孙策非常地开心,他和周瑜商议的对策就是趁刘备回援之前占领整个长沙郡。
只是到了临湘城下,孙策吃了瘪。
坐镇临湘城的是霍峻,历史上以几百兵马守葭萌城一年的狠人,其在历史上的善守之名不弱于郝昭。
虽然只能五千兵马守城,但是在霍峻的调度指挥之下,孙策攻城两天甚至连城头都没登上。
没有李骏那样超时代的远程火力,孙策攻城只有最基础的云梯、冲车,就连少数不多的投石车也只有不到百步射程,抛出的石块不过二三十斤。
遇到霍峻这样善守的,再有临湘这座坚城,孙策就像老虎遇到了浑身是刺的刺猬,完全无从下口。
“这霍峻是个人才啊,小霸王再不撤估计要吃大亏”
看到锦衣卫送来的战情通报,李骏摇了摇头,周瑜不在身边,孙策实在是太莽了一些。
“主上,那我们要不要提醒一下?”
“文和啊,你是想坑死我大舅哥啊。”
“主上莫要瞎说,我是好人。”
“去通知一下吧,至于孙策听不听,就看他自己了。”
接到李骏这边的传信,孙策有些愤怒,他没想到自己这边居然全程在李骏的观察之下,他感觉自己像被扒光的美人
“哼,你觉得我不行?那我就证明给你看,我的小霸王之名是怎么来的。”
第二天开始,吴军开始疯狂的攻城,可是临湘城仍然固若金汤,毫无破城的迹象。
吴军大将们也纷纷开始劝说孙策先行退兵,守住胜利果实为好。
“不行,绝对不行,我军付出了这么大的伤亡,最后如果拿不下临湘,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
程普开始劝说孙策撤兵
“伯符啊,只要你有实力,谁敢笑话你啊,快撤吧,否则等刘备大军一到我军连这几县的胜利果实都要守不住。”
黄盖也开口劝说
“是啊伯符,再打下去,我军疲惫不堪,如何面对刘备的援军啊。”
“一天,再打一天,再打一天打不下来就撤,好不好”
两大老臣的劝说孙策不能不听,可是他就是不甘心,甚至已经在想象李骏对自己的嘲笑,这让他无比的抓狂。
两人对视一眼,也知道孙策的脾气,只能点头同意了。
三人不知道,也就是这一天的坚持,偷走了他们的胜利果实,更是让江东孙家差点万劫不复。
其实不远处的山谷之中,刘备大军已经到了,他在等,等孙策筋疲力竭的时候一鼓作气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卫觊向刘备进言
“主公,时机成熟了,明日可以出击了。”
刘备早就急不可耐了,一拍桌子
“好,传令全军,拂晓时分拔营出发,回援临湘城,让区星带一万兵马截断吴军退路。”
“诺。”
益州和荆州战场几乎同时进入了最关键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