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hbcjlp.com
“父皇,全部批准吗?”
朱标看着徐达呈上来的折子,面露犹豫。
徐达数老四的岳丈,而且跟着父皇征战多年。他这一走,父皇肯定会伤心。
“当然。”朱元璋没好气的回答,“他们要走就都走,留下来也碍眼。”
早走也好,还能保留点情谊。留下来,保不齐他们触犯到了他的底线,他绝对不会留情面。
“徐国公也批?”
“批,都批。”都走,都走,当了皇帝,成为了孤家寡人也正常。
“父皇,儿臣一直在。”感受到了朱元璋的落寞,朱标诚心诚意的道。
“父皇也希望你一直在。”朱元璋长叹一口气,到现在天幕都没有理他,也不知他的标儿能否化险为夷。
“父皇,若是天意不可违,那父皇便立四弟为太子吧。”
天幕都说了,四弟把大明的江山治理的很好,他很放心。
“胡说,天意既然提前透露了这消息,那就说明他是可违的。”
朱元璋不相信自己的爱子会死,让朱标自己忌口。
“这种话不许再说。”
“是。”
朱标不忍朱元璋伤心,点头称是。
“他们走了,朝廷会有很多位置空缺。”朱元璋转移了话题,“科举一事,准备的如何?”
“一切顺利,只等父皇的旨意。”
“那就颁布吧。”
天幕都说,科举是选拔人才的方法。只要用对了,人才会源源不断。
“儿臣遵旨。”
朱标的动作很快,科举恢复的消息传出,所有读书人都高兴的不行。
但同时,他们又有些头疼,近十年科举的停滞,积累了多少读书人。
他们要是去考,不知道有多大的竞争压力。
“尽力而为就是。”
有人心态好,有人心态差。但不管怎么说,只要恢复了科举,他们就有中举的希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