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天幕对张良的认可,刘彻出言表示肯定。
能在功成名就时选择退出朝堂,这一点,许多人都做不到,偏留侯做到了。
“也不知后世之人看中秦始皇什么,说了这么久,都是在为秦始皇推荐人才。”说着说着,刘彻就气闷起来。
大汉如今正被匈奴威胁着,天幕怎么不为大汉介绍几个将才。
“不如陛下发言问问?”卫青颇为诚恳的建议。
“只能这样了。”刘彻叹了口气,在心里默默问问题。
大秦,秦始皇听完张良的介绍,心里叹了一声可惜。很明显,这个张良不会为他所用。
扶苏:“父皇,天幕不是说书里女主劝动了张良,或许我们可以效仿书里的法子。”
“不错,就是不知那本书何时才能到?”虽然实际时间没过去多久,但秦始皇却觉得很漫长。
毕竟信息量太大了,他一时半会儿还真接受不来。
丰西泽,芒砀山。或许是命运使然,误打误撞下,刘邦来到此处避难。
他抬眼看着天幕,听到她说的张良,心里起了心思。
这张良真的那般厉害,在他不愿为秦始皇效力的情况下,自己或许可以拉拢他。
“哎,天幕误我啊。”刘邦越想,心思就越泛滥。
等他回过神来,看到周围荒凉的景色,心里像是瞬间被浇了一盆凉水,冷的厉害。
唐朝,李世民听到天幕对张良的夸赞,点头的同时,也对着自己的名臣良将笑道:“留侯虽好,但尔等也不差。”
李世民开始细数长孙无忌等人的功绩,并给予高度赞扬。
宋朝,赵匡胤听完此事,不由自主的挺起了胸膛,看他多好,只是杯酒释兵权,并没有对功臣赶尽杀绝,更没有暗示人隐退。
明朝,朱元璋也知道张良这个人,更知道人功成身退的事。
他在心里吐槽,怎么别的朝代的功臣就心里有数,而他大明朝的功臣就一个个如狼似虎,巴不得把全天下的东西都扒拉到他们的碗里去。
【提到张良,那我们就不得不提汉初三杰之一韩信。
韩信和张良的定位不同,但说起他的功绩,那可一点也不比张良差。】
“那可不,我们的军神必须有排面。”
“国士无双的成就,试问历史上几个人能比得上?”
“就是可惜,死的有点早。”
“上天是公平的,给了他杰出的军事能力,那他在政治方面当然要缺一根筋,要不然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