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www.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仙侠小说 > 仙在大明 > 第456章、都不开心

第456章、都不开心(2 / 2)

 推荐阅读: 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 我的大明不是这样的 女主白灵汐男主宫越辰 快穿:女主被病娇反派给抢了 夫郎家的赘婿首辅 海贼之祸害 游重林和西 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鬼锁 洪荒之鲲鹏绝不让位
最新网址:www.hbcjlp.com

这个指责真的很大,至少读书人是接受不了的,他们必须辩解,不然这帽子要是戴上了,他们的官位可就不畅了。

然而他们开不了口。

老头一看,很满意:“哎!年轻人,就是不懂得尊老爱幼!”

动起来,动起来!!!

这是捅心窝子的话。做官首重什么?

人品啊!

哪怕是男盗女娼,不为人子。表面上也是不许人说的。这比他们爹妈被天杀了还严重。

“哎!年轻人啊。就是不知道尊老爱幼!”

而老头,仿佛是说上瘾了。

这也难怪,怨力吗?没有一个道德至高点,也怨不起来不是?

而开不了口的人,显然让他有自己果然是对的感觉。

“哎!年轻人啊,就是不知道尊老爱幼!”

这句话,是这么熟悉,它就是一个神句。他这话一出,搞的耿清都不好出声了。

中原就是这样,老人哪怕是谋反,都没有死刑的。

当然,谋反失败之后的自杀与被自杀,那就没人管了。反正明面上是没有死刑的。

而老头儿这神句一出,不管有理没理,当官的都必须要听的。

耿清作为一名狂信徒,其一生都已接受了这个理念。所以老人开口后,他的态度变了。

”老人家,您说的是!”

耿清直接弯腰低头,做聆听教诲状。一如当年孔子聆听教诲状。

书简翻开,现出影象。只是那影象很是诡异。朱桂看到的是孔子给小孩让路。

“系统,检索一下。”

“嘟--系统检索中……暗域记载,这个小孩应该是项橐。这个项橐打小就十分聪明,乡里之间无人不知,不但如此,随着人口的流动声名远播,终有一日孔子也听说了这个神童,一直就想见见,可是孔子在鲁国国都,项橐在齐国的南部,二人相距实在很远,一直无缘相见。

孔子因为得罪了权贵,被迫离开鲁国,浪迹天涯,一路上风餐露宿,苦不堪言。这一日潜过齐国边境,孔子终于松了口气,于是想去看看海,子路便赶着马车陪孔子前往。

在途中碰到几个小孩在路中间堆了一堆土,子路很生气,心想这谁家的小孩这么调皮,把路都给堵了,于是呵斥几个小孩,让他们让路。几个小孩根本不理,继续玩耍。子路一看就火了,就想动手,孔子一看赶紧叫住子路,心说你要是把小孩打了,传出去我的学生只会欺凌弱小,与我的面子上须过不去,于是孔子去问小孩,说你们为什么不给我们让路啊。

这时候项橐出场了,就是这群小孩中的一个。

项橐对孔子说,我们筑的是座城,只听说车马绕城,没听说城让车马的。孔子听后是哭笑不得,见小孩可爱就让了小孩,绕土堆而过。”

“嘟--系统不建议宿主学习。这是低等文明的特性,自我的宣传与包装。如果是正常文明,小孩子这样的行为。会处罚其法定监护人,刑以口头警告到剥夺监护权。”

系统不用提醒,朱桂也不会学他。怎么说也是后世来的。

在后世,熊孩子跑行车道上去玩,绝对会把熊孩子的屁股打开花。

而鲁国国都外的弛道,论地位与作用,至少赶的上南京长江大桥了。

如果有熊孩子跑长江大桥上砌城玩,看是车子给这“城”绕道,还是让他们叫家长?

甚至如果这孩子没有父母,只有监护人,剥夺监护权也不是不可能。

通过实验,朱桂是证明了对方的书简可以重映孔子固化的故事,但是他并没有多少高兴。

因为这件事再一度证明了,自己接受不了儒学。

接不接受,这不是嘴巴上说的,而是发自内心的。

别的不说,就说一个后世人,不管是熊孩子的家人,还是陌生的司机,有一个可以接受熊孩了跑行车道上砌城的吗?

司机也一样,会有在行车道上给熊孩子的泥巴城让道吗?

没有,那就不是儒家。

看着那显现的影象,如果这就是评判推动书简的标准。朱桂绝对是不合格的。不合格,推动不了,他当然就不怎么开心了。

老实说,那书简如果没有记录功能,说不定朱桂还开心一点儿。

这就像明明知道哪儿有宝藏,却偏偏没有钥匙。

而有钥匙的家伙,比如耿清,他对此是一是所知。

影象记录的是现世,却保存在暗域。朱桂也是借助系统,勉强看到了暗域影象与耿清行为的遥相呼应。

至于告诉耿清一切,先不说他知道后会不会配合自己,单他是儒学狂信徒这一点,朱桂就担心他会不会与孔子学道的记载发生呼应。

是,孔子是求学老子了。但耿清不是孔子,他是狂信徒。

而且历史上儒家一直玩的是独霸。百家消亡,儒家没少下黑手。

一开始,朱桂以为道家是战5的渣,所以儒家才允许他们活下来,但是在认识了程道长他们才知道,儒家让他们活下来的原因是佛家来了。

那么,佛又是怎么来的呢?

东汉明帝即为后,一天晚上做了个梦。有一次,汉明帝做了个梦,梦里看见有个金人,头顶上有一道白光,绕着殿飞行,忽然升到天空,往西去了。

皇帝很在乎这个梦,第二天他便召集众臣解梦,但是当时谁也说不出那个金人是谁。但是有个很有学问的大臣叫傅毅,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佛的概念。他说:“天竺有神名叫佛。陛下梦见的金人准是天竺的佛。”

注意,傅毅这货是道家。自从尊了儒术,历史上有许多人物都改了“宗门”。比如姜子牙,比如范蠡……等等。他们在历史上都被称为儒家。至于事实上,呵呵……

其实这就像思密达抢中秋,孔子是思密达一样。他们是小中华,跟谁学的?

比如傅毅,历史只记载着:汉明帝永平年间,曾在平陵学习章句之学,作《迪志诗》自勉明志。章句之学是汉儒所创的一种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

换句话说,那时候他是识字的,而且学问不浅,不然怎么研究。

那么他以前学的是什么?是谁教的他?

历史书上没写,但是到了东汉,儒学独霸已经二百多年了。百家早已凉透了,唯一依靠汉室显贵活下来的也就一个道家了。

然后他在朝堂上滔滔不绝讲起了释迦摩尼的故事。再注意,除了老子化胡的道家外,当时傅毅就跟讲天书似的,谁都听不懂。只不过汉明帝还是准了道家的布局:派蔡愔和秦景两名官员到天竺去求佛经

蔡愔和秦景带着18个人,一路西去。恰好在今阿富汗地区遇到了来中国传佛经的两名使者,一个名叫摄摩腾,一个叫竺法兰。蔡愔和秦景就邀请他们到中国来。公元67年,蔡愔、秦景带着两个沙门,用白马驮着一幅佛像和四十二章佛经,经过西域,回到了洛阳。汉明帝并不懂佛经,对佛教的道理也不清楚,但是他就是同意了佛教的进入。

注意汉当时的情况是独尊儒术,而儒也独霸显学的。

在这种时候,两个和尚进来了。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话,念着哪个也不明白的经。

要知道一开始的佛经是小乘佛教,与汉地格格不入的,也没人信的。

但是他们愣是在儒家打压,没人信的情况下,见到了皇帝,建了庙。

全靠他们自己?没有带路党帮忙?语言都不通的。

如果他们这么牛比,那他们应。叫达摩,而不会是一个名叫摄摩腾,一个叫竺法兰,没人记住的名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