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www.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 第17章 创办“工农兵大学”

第17章 创办“工农兵大学”(1 / 2)

 推荐阅读: 装弱:少主他虚得可怜却一刀斩神 长剑与君舞 冷情糙汉一开窍,娇软知青扛不住 末日重生囤完货默默守护你 火影人之咒印 九蛇衔棺:民国背尸秘闻 替补神灵 忧郁妹子的异世之旅 野性迸发的女人 原神,我是一只杂毛鸟?
最新网址:www.hbcjlp.com

赵构在江油军工厂的几个月内,面对毫无科学素养的道士和工匠,所有的一切从无到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自己监督指导,整个人身心俱疲。

他愈发感受到了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性,没有人才,那就自己培养!

那么,如何在短时间内培养出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呢?新中国给出了答案。

在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人才储备的匮乏无法满足生产建设的需要,工农兵大学随之应运而生。

其核心内容就是通过简化繁琐的教材,根据专业具体情况缩短学制为2~3年让国家短时间内有人才可用,实现人才选拔、培训与满足生产建设的刚需。

以理工科类的学业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一边学一边实际操作,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动手能力。

由于特殊的政治背景,学生主要从工人、农民和士兵家庭中选取,因而被叫做“工农兵大学”。

该制度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了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为新中国的早期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选拔理工科人才,赵构夜以继日地编写《初等数学》教材,以小初高知识框架为大纲。

数学作为理工科之母,在促进人类对自然世界的理解和开发新技术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好的人,理科也不会差,用数学来选拔技术型人才无疑是明智的。

从最基本的阿拉伯数字引入开始,加减乘除运算,到几何图形,函数和坐标系,以及数列数系等。

赵构精简凝练了以前学过的教材,循序渐进,逐层深入,让没有数学基础的人也能看懂。

《初等数学》编写完成后,大量印刷并散布到全国各地的州学和县学,规定所有人都可以免费抄阅。同时昭告天下,将会以该书内容举行选拔性考试,成绩优者可免费进入大学成为天子门生。

此书一出,引一众学子议论纷纷。

“学这些有啥用?又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做官。”

“不说了不说了,回去背会儿书,过段时间就要参加春闱了。”

“听说进入大学以后是皇帝陛下亲自上课呢,真的吗?”

“天子门生又怎样?不过是一个噱头罢了,学得再好以后也只能当卑微的工匠,狗都不学。”

……

世家大族的子弟对此并不感冒,他们虽然嘴上不敢说,但打心底里认为这些都是奇巧淫技,跟四书五经比起来一文不值。

而出身贫寒的学子则很感兴趣,因为可以免费上学,而且当工匠的俸禄也很高,跟普通官员待遇差不多。能养家糊口就行,管他那么多干嘛。以后出来混,还可以把天子门生的头衔拿出来显摆一下,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见到皇帝的。

于是,寒门学子们放下了四书五经,专攻《初等数学》,遇到晦涩难懂之处,三五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不多时便理解了其中奥妙。

兴汉四年,由赵构亲自命题的“初等数学考试”如期举行。满分100,90分以上者可进入大学。

考试结果一出,赵构惊掉下巴!

参加考试的学子共有两万多,90分以上的竟然有三千人!而且很多人徘徊在70-90之间,来年再考时很大概率能上岸。

真没想到,我大宋学子如此聪明,自学成才,真是孺子可教啊,以后的教学工作应该会容易很多。

上岸的学子们也纷纷感叹:数学考试比科举考试有意思多了,四书五经学来学去就那点东西,学的越久人越迂腐。

上岸学子大多出身贫寒,主要是工农兵子弟,因此赵构将大宋的第一所大学命名为“工农兵大学”。

工农兵大学与现代大学配置相仿,教室、宿舍、食堂和运动场地一应俱全。建在皇城内,距离皇宫不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