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斯原:“什么时候丢的?”
“皇帝即位那天便发现玉玺丢了,原以为不打紧。”
谁知道匈奴人来势汹汹,晋国堪堪抵御。
秦风怀疑,匈奴人知道玉玺丢了,才这么着急侵略晋国。
秦斯原摆摆手:“不是不是。”
匈奴侵略晋国跟玉玺丢不丢没啥关系,秦斯原不认为一块玉玺能激起敌军侵略的心。
再说,怂恿十六个部落侵略晋国的人是祝佳音,祝佳音又不知道这些。
所以纯属巧合。
秦风叹了口气。
秦斯原宽慰道:“一块玉玺而已,秦将军没必要太在意。”
“什么叫一块玉玺而已,你根本不懂,玉玺在我们晋朝人眼中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什么?”
秦风说:“那是上天赐给我晋朝的宝物,是用来保佑晋国的。”
“哪怕赶走匈奴人,找回玉玺,也是我毕生的使命。”
秦斯原还想说点儿什么,被穆尔拦住。
穆尔:“聊聊当前战况。”
秦风收起思绪,给穆尔介绍当前战况。
从当前战况来看,拖,对晋国最有利。
晋国自带地理优势,毕竟长安城是晋国的主场。
又有百姓做后盾,晋国伤亡不算很大。
显然匈奴人也看出来这些,在百姓无恶意的情况下,匈奴人不会主动伤害百姓,但也有个别部落的人,不顾百姓死活。
匈奴人想要的是紫禁城,占据晋国所在领土,而不是杀光所有晋国人。
秦斯原:“不对吧,我记得匈奴人杀了不少百姓啊?”
“自打你们走后,匈奴首领没再对百姓动过手。”
“那为啥一路上有不少百姓流离失所?”
秦风说:“战争就是这样,谁也不敢保证结果,包括中间的过程。”
这场战争,对晋国造成的后果巨大。
秦风其实私下派人找过匈奴和谈,但没有用,匈奴人目标明确,要么交出玉玺,要么离开紫禁城。
不论哪个选择,晋国都将不复存在。
突然,一声炮声响起。
秦斯原惊了:“这个年代有炮?”
“是火炮。”
匈奴人研究的新型火器,杀伤力非常大,人力不可敌。
秦风面色凝重,匆匆走出去,匈奴人又在发起进攻。
这次进攻来势汹汹,匈奴士兵见谁杀谁,误杀许多无辜百姓。
秦斯原声音淹没在炮声中:“秦将军,你不是说,那些人不会伤害百姓们吗?你说话也太不靠谱了吧。”
穆尔抱起一个哇哇大哭的小男孩,并捂住他的耳朵。
炮火连天,中间还夹杂着弓箭。
匈奴士兵仿佛想要在今天一决胜负。
穆尔虽然使不出异能,但带兵打仗是她最擅长之事,沉声下着指令:“往前挺进一百米。”
晋国士兵们看到是穆尔在下达指令,犹豫该不该听穆尔的。
犹豫一瞬,默契地共同向前。
穆尔承担起指挥角色,军队在她的指挥下优势愈发明显。
秦风见状,也投身军队中,听从穆尔指挥。
秦斯原则在疏散百姓,避免造成更多无辜百姓伤亡。
反倒是何琳无所事事,站在一旁观战。
匈奴人节节败退,晋国士兵战意颇浓,两方从白天打到晚上,利用夜晚优势,成功把匈奴人逼出长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