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在脑海中对经历想一遍,直觉告诉锋,是对是错,其实已经不那么重要。有担当,有作为,有奉献,有包容,这才正确。一种经历,在当今的人们中,可以说已经凤毛麟角,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地方?
豁然回首,又想到了孩子。那年孩子出生后,母亲特别高兴,一大把年纪,乐得老太婆合不上嘴,首先精神上完全变成另外一个样,逢人便说“这是我最小的孙子,我终于等到的。”
儿子刚学会走路,老太太执意要亲自带一带自己最小的孙子,便到了A城。可没几天时间,那小家伙竟然学会了跑,而且跑得特别快。老太太紧追慢赶地,明有所担心,老太太却高兴得了得,乐意这样与最小的孙子相处。
自从老太太到了A城,住进部队大院那天起,已经为大院里增添了另外一道美丽的风景——奔跑的小孩和十分呵护小孩而乐意紧追慢跑着的老太太。
想到这些,锋心中一切都得到了释然。是啊,他再一次深深地感受到,生活需要亲情,的的确确人如果没了亲情,活着总会觉得世界有许多事情不那么理想,缺失便成为一种自然,追求自由便没了法度。那么,人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只是为了比别人活得好,于是便有了不择手段的把戏。
当然,锋不愿想得过多。突然间想到了老人后,活了五十多岁的他真希望自己家里能有个老人在,有了老人让自己再像个小孩子一样撒一次娇,让老人再传授一些东西给他。他感觉离开了老人,自己也把一些优秀的传统的东西逐渐遗失。
家有老人是个宝。对于这句话的份量,此时对于锋来说,着实有点太重。真不敢想,却又不得不想。对于老人,有时候也怪冤的,生了最小的,却是最早地离开了最小的,对于最小的,离开老人永远却都是最早的。
当儿子准备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太太突然间因脑溢血而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临终前,老太太对锋说:“我非常知足,相比村里的其他人,也走了不少地方。重要的,也是最关键地,能陪了最小孙子一阵子。希望你要学会知足。”
锋当然明白母亲遗言里的含义,更懂得这句话的份量。想想凤对待母亲的样子,一直以来始终把自己没当作儿媳看待,觉得她自己就是老太太的亲生女儿。和老太太之间沟通得异常融洽,锋应该知足。只是现实生活中,自己与凤之间,缺乏了一种沟通,也许正因了文化上的差异。因此,在沟通时,相对难度较高,其他方面并没有不融洽的地方。
每逢佳节倍思亲。自从老太太去世后,特别逢年过节时分,锋相反更加喜欢回老家看看。不是怀旧,而是因为亲情。故乡里的哥嫂,特别是长嫂如母长兄如父的情缘,让他心存感激。平常日子里,只要有点闲暇时间,他也会想法设法地回老家看看。回家,让他有点义无反顾。
幡然悔悟,与月之间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也没有。性格也罢,文化程度也罢,还是其他因素影响,儿子即将大学毕业,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