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一二品武者组成的大军,一天也最多能走六七十里,这已经是急行军了。
到三品武师以上才能有所提升。
但要五天时间行军七八百里,除非四品以上的武者才能做到。
而且就算这样,如果带有大量辎重也不可能,因为辎重需要辅兵和牲口甚至民夫才能运行。
而一支军队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连民夫都是四品武者,更不要说牲畜了。”
“陶将军所言有理,可是我们要如何应对呢?”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都不说话了。
陶丹也不说话了。
分析的有道理,可分析有道理有什么用啊。
扬升只能催促道:“诸位可有应对之策啊?”
众人纷纷不动声色的往后躲了躲一下子就把之前那位“足智多谋”的文士给露了出来。
此人摇着扇子还没反应过来,忽然左右一看,发现自己怎么突然就“卓尔不群”了,不由一愣。
正疑惑却听扬升问道:“先生可有计策教我?”
“什么情况,这特么是坑我吧?”
不过还是得硬着头皮道:“呃,这个……为今之计,只有……对了,陶将军不是说敌军如此行军,必然没有辎重随行吗?
既然如此,不妨遣一员大将前去支援下关城,就算不胜之,也要阻他一阻,而后可再遣兵马绕道切断他的粮道。
这样一来,就算是全员四品武者组成的军队,也不能长期没有辎重补给。
彼时可再命一名能言善辩之士前往敌军,同时可上书朝廷或者问罪,或者言明我瑜洲并无不臣之心。
倒是朝廷必然也会知难而退。”
扬升一听,“好,果然还是先生,真吾之股肱也!”
随即又转头对陶丹道:“陶将军,你可敢领你的黑鸦军前去接阵?”
陶丹一听忍不住暗暗咂舌,刚才那碗酒我还没喝呢,这怎么又是我?
但都已经点将了,那也由不得他了。
只能硬着头皮道:“末将领命!”
说罢接过令符,抱拳拱手而去。
扬升随即又看向另外一名武将,“张将军,你的帐下骑兵颇多,这断敌粮道的重任就只能交给你了。”
扬升也知道这个时候,再问谁去,也是白问,这个时候没有人会出头。
只能再次点将。
这名被点名的武将也只能暗道一声倒霉随即也领命而去。
两人刚一走,扬升就道:“敢问有那位先生愿往敌营一趟,见见朝廷前来的主将,问问朝廷为何无罪而伐诸侯?
如果能够晓以大义,劝他退兵,那就再好没有了。”
一众文士闻言都发愣,“使君,总要让诸位将军们先打一战再论其他吧?”
“诶~!”
扬升却一摆手,表示不以为然,“凡事宜早不宜迟,现在不谈,若是两军皆败,那还有什么可谈的?
诸位不要忘了,下关城距此可不到八十里,中途又无阻碍,以对方的速度只怕半日就到了。
而且军报传出到现在,说不定敌军都已经在半路途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