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李逸感觉得出来,杨旋这既是在提出疑问,却也是在给自己喂招。
他应该是看出了自己想要在这个场合说什么,阐述什么。
所以才故意打配合。
不过他这个问题,却也确实问到了关键。
所以周围众人哪怕看出了杨旋的故意,但是却也还是都竖起了耳朵。
李逸也不由点点头,称赞道:“杨公,不愧大儒之名,至少在提问方面,能够一语中的。
在任何社会体制下,掌握了合法性解释权的人或者群体,在长时间之后,都必然会形成权力垄断。
所以本王的想法,就是将这个权力的掌控这,从一个人,一群人,扩展到理论上的所有人。
同时增加群体的不固定性。
具体方法就是大会……”
李逸紧接着开始向众人阐述自己关于大会的构思。
众人听完之后,都感觉匪夷所思。
“这……殿下的意思,居然真要让普通百姓参与到朝政中来?”
虽然在李逸的描述中,这些万民代表,没有任何权力。
但即使如此,众人也觉得不可思议。
一个普通的百姓怎么能登堂入室,参与国事呢?
这不乱套了吗?
不过有聪明的人也立刻就看出了这套体系的厉害之处,和在当前环境下的不足之处。
杨旋和蒋忱等人都是神色微微闪动,心中自然是在思考,如果是在这套体系之下,世族势力将受到怎样的冲击,如何保存等等。
“当然这目前来说,还只是一个构想。”
李逸补充道:“具体如何施行,还要进一步的探索,实验,并且要建立相对完备的条件。
首先的一个先决条件自然就是实现真正统一。
交通体系要建立,道路不仅要通畅还要安全。不然一个京畿之外的百姓,还没走到京畿就先死在途中了,谁还敢来?
百姓的基础教育水平要做到一定程度的普及等等……”
李逸虽然有这个想法,但却并没有盲目的认为现在就能把这一套体系彻底建立起来,凡事都要妥协与现实。
他在这里说出来,只是把种子播下去,让天下人心中有这么一个概念。
一旦这个种子播下去了,这个概念有了,那么就必然有人会去想要实践它,那么这件事就不是他一个人的事了。
等到有更多的人主动参与实践,种子就必然会生根发芽。
或者那个时候,一套真正适合当下的大会体系就可以建立了。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乏理想主义者,也不缺乏有理想的实践者,虽然李逸自己不是,但他至少见过。
“而在当下,朝廷的在于我们坚定的站在天下百姓一边。
建立更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公序良俗。
群雄逐鹿,看谁能将这天下建设得更好吧。
而后百姓和历史也必将做出正确的选择,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