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你家的书房,派几个家丁看护,不要让贼人进来!”
包萱娘还是只回一个字:“是!”
包拯对赵旭说道:“我们父女说点话,你出去吧!”
赵旭出了书房,回头看了一眼,叹了口气,这美洲无论如何都要去一趟的,自己是这支队伍的统帅,自己不坐镇,这军队以后是谁的都不知道!
第二天一早包拯就离开香港,回广州了。
赵旭则准备去东京的事情,什么童子考,他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准备走走过场,就回广州,实在太多事情要做,没有时间在东京混。
原本准备从海路走的,但和苏颂聊了之后,才知道一月内弄出蒸汽机,装上特制的船,根本就不可能,所以只能用那艘用滇马作为动力,走内河线!
到东京送老师他们的礼物有人准备,物资也有人准备。
赵旭所有的心思都在造纸上,印刷有包拯的几个书吏在弄,印刷机没有必要做成海德堡那样一天印刷几十万张,弄个简单的手工印机的,一天印个几千一万的,就足够了,真来不及,多做几台就可以。
最麻烦的还是造纸,古法造纸分磨木浆,打浆,捞纸,压水,烘干。
机器造纸也差不多,但中间的过程更多,林林总总二十多道工序。
磨木浆对动力没有什么要求,但捞纸,压水,烘干,回湿压光,卷纸,一套流程就要稳定的动力,慢了不行,快了也不行,一直匀速才能造出好纸。
畜力是有起伏的,因为骡马不能提供匀速的动力。而蒸汽机是比较稳定的动力,但短时间无法建成。
他权衡之下,还是做蒸汽机的造纸机,只要蒸汽机制造出来,运行正常,首先就用在造纸机上!
当然他一再简化造纸过程,这造纸机依旧是个庞然大物,特别是那个烘干的超大滚筒,制造是一等一的难。
这个超大滚筒直径超过1。5米,宽1。5米,表面光滑,无任何凹凸痕迹,不会生锈的滚筒。这放在后世不算是一个难题,但这时代就是一个非常难的技术。
赵旭想来想去,改用青铜代替不锈钢,其他的几个滚筒也是一样!不过这造价就高的离谱了。
这些滚筒都是按吨计算的,一吨铜就是一吨钱,300多贯!十几个滚筒就是几十吨铜,好在有高升泰给的5万斤铜锭垫底,至于铜钱,他是没有胆气拿来熔,这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他又想起和云南的高升泰家族换点铜过来,不过上次送了一些盐和香料上去,一直没有得到高家的消息,也不知道满意不满意。
赵旭摇摇头,手上要做的事情太多了,都不知道怎么安排,他按按脑袋。
经过十余日的制作,第一个活版印刷机做出来了,这是仿制戈登活版印刷机的,只是戈登活版印刷机绝大部分都是生铁,而赵旭弄的除了为转速稳定的大铁盘,改脚踩为坐式脚踏车式带动,其他能用木头,就用木头,并没有多少改变!
赵旭用刚刻出来铜字,排了一个《菜根谭》中他最喜欢的一句话:“人之有生也,如太仓之粒,如灼目之电光,如悬崖之朽木,如逝海之微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乐?”
又想起去年樊楼,老师胡瑷对自己的教诲:“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印出第一张,赵旭拿在手上看,字迹还算清楚,但和后世的距离就大了。
没有办法,他无法弄出化学油墨,他把从小学到高中的化学都忘的差不多了,认识比较深的也就和炸药,医药有点关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