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旭在梧州人心中的地位非常高,他出现在码头的时候,周围都是人,他们都低声的喊着:“伯爷别走,伯爷别走!”
然后汇聚成低沉而整齐的声音:“伯爷,别走,留下来。伯爷别走,留下来!”
赵旭无奈的看着这些人,自己要走的消息是被人传出去了,他们来挽留!但现在不是走的时候啊!
推推关英轻声说道:“你喉咙大,你喊一下,我们是来接人的,不是走的!这样喊,很干扰客人!”
关英点头说:“中!我就去喊!”
他转头往城墙上爬了几下,大喊道:“镇南伯这是来接师母的,你们在这里,让伯爷非常的失礼!都散了吧,都散了吧!”
一个老人喊道:“这位军爷,真不是伯爷离开梧州?”
关英说道:“真不是,伯爷是来接他老师灵柩的,他是康州知府赵师旦,现在他的家眷护送他回归故里,经过梧州,所以伯爷来这里接人!”
老人说道:“既然是伯爷的老师,我们受伯爷的恩惠,便是受了他老师的恩惠,我等在此迎接,献上我们梧州城人的敬意也是理所应当的!军爷我等也在此迎接!”
他回头对身边几个后生说道:“伯爷年少,不知礼节,你们去买来白布,草鞋,给他穿上!然后备点贡品,酒水!快!”
几个后生立刻转头离开,去买东西!有人听到老人的话,回头说道:“我去请锣鼓班子,迎接恩人的灵柩,怎么能没有哀乐?”
老人说道:“使得,使得!”
另一人说道:“这城内未有灵棚,我空有一身蛮力,谁家有木头席子,白布?我来搭棚子。”
另外的人说道:“我家有木头,席子!”
另外一人说道:“搭什么棚子。我家门窗都未装,送到我家!”
一时间吵闹不休,赵旭还在愣神的时候,就有人把白布帮他绑起来,给他换鞋,没有一会儿赵旭就成了一个披麻戴孝的大孝子。
而后城门上挂上白布,那些在场的百姓也搭上白布,静静的在城门外的码头等待!
赵王氏站在船上,看到码头上一片白色,满是孝服。她很快在人群中间找到赵旭,麻衣下甲胄鼓鼓囊囊的,显的有点滑稽!
她的船靠近码头,船夫把她扶上岸,她心中有点开心,又有点责怪!
开心的是赵旭终于拿出足够的恭敬,自己的夫君风风光光的!
责怪的是赵旭已离开康州十多天,一个消息都没有,派人来请,也不给时间准备,说来梧州就来到梧州。
赵旭见赵王氏下船,他上前行礼:“学生见过师母!”
赵王氏连忙上前扶道:“起来!起来,妾身受不起伯爷的大礼!”
赵旭一边起身,一边说道:“师母,学生未学过多少礼节,怠慢老师,师母,还请勿见怪!”
赵王氏:“这事情从何说起,再说你军务在身,有三府职责不算是怠慢,不算是怠慢。倘若你老师还在,他也是非常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