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又怎么样呢?
二年级之后,一次考八十分以上的卷子都没见过,不及格的卷子倒是家常便饭了。
赵富这孩子是努力的,也能知道在念书这方面已经尽力了,正是因为如此,连“不用功”这种最普遍的责难理由,你都不好意思用。
老师虽然没有跟她来委婉讲过你孩子不是念书这块料,但其实不需要,事实都摆在那里。
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没这种天赋。
老大不是念书的料,那老二不是念书的料,看起来好像没什么难以接受的。
至于他们家还有一个老三……谢天谢地,赵春花宁愿指望她自己这个中年老娘重回校园去念书的可能性,都不指望她家老三在这方面能有半分可能性。
老大跟二姑娘起码还能撑到二年级往后呢,老三那是连一年级都没撑住。
书包里每天装的都是崭新的连翻都没翻过几回的新书,往家带的,那都是一书包一书包大大小小的鸡蛋跟鹅蛋。
当然,偶尔还有油条加一个鸡蛋,偶尔只剩一根油条,偶尔还能双份油条。
学习成绩大礼包,给整得不可谓不丰盛。
成绩不成绩的,比起这臭小子从一年级开始就展现出的小混子潜质,也就是在班里整天跟欺负女同学,整天跟男同学打架斗殴,整天整蛊老师……把老师气得三天两头告家长这些事,学习成绩怎么个稀烂,已经不太重要了。
赵春花更担心的是,小儿子读不到小学毕业就已经被学校退学了。
事实上也没差太多,四年级的时候就开始被学校劝退了,很多回,都是赵春花豁着张老脸去给学校求情的。
她展现出毕生演技,对老师跟校长卖惨说,他们家怎么怎么不容易,她这个当娘的到处借钱凑钱让他读书其实不是指望他多有出息,只是希望对他有一点约束,将来不当文盲不会被人欺负看不起。
除此之外根本没什么不切实际的想法。
但是读都读了,都坚持到这时候了,起码得读完小学,拿到小学的文凭吧。
孩子生下来不久就没了爹,看在她一个寡妇含辛茹苦地拉扯大三个孩子的份上,不可怜孩子也可怜可怜她一个寡妇,请学校跟老师就再忍一忍,坚持坚持吧……
这一招苦情牌、悲情牌,虽老土,但确实有用。
从四年级用到了五年级,让小儿子算是顺利地渡过了七八次退学危机。
赵春花自己也从每次都提心吊胆面红耳赤到最后人都麻了,心里想着要不算了吧!
要是再有下次,她也绝不去求了,难不成真以为她喜欢诉苦装可怜啊?这还真是她本人最讨厌不和所不齿的!
只是真的没别的更好的办法……到了现在,她真觉得没什么意思了,能撑得了一时,还能撑得了一世吗?要再给退个十次八次学的,她自己一定先崩溃了。
他奶奶的,爱退不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