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氏是第一胎,又是早产,秦念坚持去请了大夫。
李三高既然来找秦念,就也是这样的想法,秦念会骑马,于是亲自来求她,骑马去趟县城找大夫。
大夫仍然是当初给左玲看诊和产检的老大夫,这个老大夫犹记得左玲难产而死的样子,见了秦念有些赧然。
秦念倒没有表现出什么异样,只让老大夫尽力。
老大夫一看小张氏的样子果然凶险,她已经快生了两个时辰了,眼看着没了力气。
秦念毫不犹豫的拿出了上次为左玲买的人参给了老大夫入药,李三高见状就要给秦念跪下,刘氏也要跟着跪,秦念哪能受他们的礼,急忙让开了,叫他们去烧香拜菩萨,于老人心理上好歹有个寄托。
如今家里没了孙春花,也没人盯着她那根人参的去处,李大昌因为赵氏惨死的事,还有些郁结,不太管家里的许多事了,因此秦念可以说是当了大半个家。
一直折腾到入夜,小张氏总算是产下了一个男婴,由于不足月,所以孩子有些小,她人也去了半条命似的,直接昏了过去。
老大夫直言,若是没有人参,怕是真的要一尸两命了。
喜极而泣的李应直接给秦念跪下,小张氏的娘家兄弟也跪下道谢。
秦念急急忙忙的叫他们起来。
看过孩子之后,李应同小张氏的娘家开始凑银子,要把秦念的人参钱还了。
别说只用了小半根,就算一整根都用了秦念也不能要他们的钱,于是信口胡诌。
“我是个福薄的,怕是不能有孩子了,要不是我与这孩子同辈分,真是忍不住想要认他做干儿子。”
李应听了之后蠢蠢欲动的样子,怕是真动了心思。
好在李三高还有几分理智,拉住了李应“李烨媳妇,这孩子虽与你同辈分,可这命也是你救的,往后你有需要就开口,就是让他给你养老也使得。”
秦念对这个说法比较满意,也把他们一家人糊弄了过去,总算不急着要还钱了。
第二天李三高带着李应过来致谢,送了一堆的礼物,还告诉秦念,孩子名叫李念恩,一辈子记得秦念恩情的意思。
这个时代有孩子的名字不能与长辈的名字同字的说法,但秦念与李念恩是同辈,也不算乱了规矩,再说秦念本来不在乎这些说法。
秦念去看月子里的小张氏的时候,同她好好地聊了聊。
“这是你的第一胎,你肯定也把他当心肝的,我没养过孩子,没什么可以给你提醒的,只有一点,一定要叫他读书。”
“是,我和李应也是这么想的。”
“读书不光是为了科考,最主要的是可以让人明事理,再穷不能穷教育,天冰就让我那继婆母给耽误了,说起来这事我也有错,不该为了和她置气,拖着天冰的学业。”
“可不要这么说,若不是你,家里的日子也不能过成如今这气派的样子,谁家嫂嫂也没有你这么尽心的。”
“别夸我了,我同你说的你要记住,若是念恩读书有困难可以来找我。”
“我记下了,也记得我们娘俩都欠你一条命。”
“别再说那些见外的话。”
“左玲那日生产的凶险我可是看在眼里的,今日若不是你,怕我也一尸两命了。”
“不说那些不吉利的了,你好好养着,有什么需要的同我说。”
“我记下了。”
又聊了一会儿,秦念拒绝了李三高的留饭,溜达着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