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不由点头。
陈默淡淡道:“可是光有观察、思考这还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实验,通过实验数据来挑选出最适合我们的方法。而实验则需要非常严谨的步骤以及方法,否则就会如我们日常生活中一般,纵然做了实验,也很难察觉优劣。”
陈默内心长长吐了口气,因为这才是他的正题。
看到众人期待的眼神,陈默不禁有些得意。
至少今天的开场白比起三天前稷下学宫的论辩要好太多了,至少从始至终都没有偏离主题。
公孙羊请教道:“还请先生指教。”
名家弟子们也纷纷躬身呼喊,请陈默指教。
陈默当然会指教。
陈默道:‘严谨的实验步骤一共有七步,一,发现并且提出问题;二,收集和问题相关的讯息;三,做出假设;四,设计实验方案;五实验并且记录;六,分析实验现象;七,得出结论。’
“这实验步骤,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等效替代法。”
陈默又很仔细的讲述了这些东西的意义,让名家众弟子明白这些的重要性。
陈默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纵然他讲述再多的科学知识,还不如告诉他们一套方法,通过自己的观察然后去验证,去改变这个时代人的生活。
陈默自认为他所说的科学实验步骤以及科学研究的方法,正是这个时代的华夏人最缺少的东西。
他私下认为华夏科学没有太大的进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缺少非常严谨的科学实验以及科学研究的方法。
要知道这些可是知道人类十五六世纪才被人总结出来的,后来被人接受又用了很长一段时间。而这些却被陈默提前十多个世纪拿出来,如果普及开来,就等同于将科学的种子给种下来了。
现代科学也不过经过几个世纪便发展到那等地步。而提前十多个世纪将科学种子种下,未来华夏会变成什么样,实在已到了无法估计的地步。
陈默对名家弟子讲述这些的时候,心里也颇为庆幸他虽然不学无术,但脑子里确实还是有些东西的,否则真是两眼一摸黑,想要表达,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提起等效替代法的时候,陈默脑海下意识冒出了一个故事,曹冲称象。
陈默绘声绘色的将这个故事讲述出来。
众人的兴致都提了起来,无不目瞪口呆,最后陈默说出曹冲解决称重大象的方法,无不拍手叫好。
名家学馆变得前所未有的热闹。
名家弟子对陈默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最开始的敌意,中间变成了尊敬,如今竟不少都十分崇拜。
郑艾双眼放光,陈默的一番讲学,他发现一个能令名家永远无法辩倒的方法。与人论辩的时候,只要抛出一论点,然后将一系列的实验数据全部摆在那个人的面前,那人岂非只能倒头认输。
若能掌握这个方法,还有谁是名家的对手呢?
同为名家优秀弟子的舟远想法则不一样。
他的机动车横渡比起郑艾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也是这些人中最崇拜陈默的一个。
他发现名家其实可以不必耍嘴皮子了。如果通过陈默所说的这些方法,研究解决日常中的事物,那么就足以得到非常优渥的报酬以及非凡的地位。
他又想到君王后即将施行的政策,这岂非是最好大展身手的机会。
想到这里,舟远更佩服陈默了,竟将这等重要的知识毫无保留的传达给他们。
陈默被他们炙热的目光看得不好意思,他觉得自己受之有愧。事实上陈默绝不算受之有愧。
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讲述这些的重要性。如果这些人能将他所说的这些东西传播开来,华夏文明的进步速度将达到匪夷所思的地步。
陈默最后还补充了几句:“这世上有许多有趣的现象需要我们研究,为什么鸟儿会飞?为什么树上的果子会掉下来?为什么我们能听到声音,能看到事物?为什么雨过天晴后,总是会出现彩虹?彩虹是怎么出来的?为什么马车的车轮是圆形的,为什么我们可以从铜镜中看到自己的样子?为什么弓箭能射出?为什么雨会形成?为什么闪电会出现?等等之类,只要你去光彩,就能发现很多有趣的知识。有些知识看上去无用,可一旦你研究出来,就会非常有用!”
名家弟子听完,个个双眼放光。
这一点和陈默想象中差不多。
陈默认为华夏人研究学问,最大的特点就是为了实用。百家学派中,包括墨家也是如此!但名家却并非这样。
至少现在的名家并不全是这样。
名家有一部分人是以耍嘴皮子为生的,所以他们会研究一些其他人不会研究不知道的东西,甚至会说出一些很荒唐的话来令对方无法辩驳。
陈默所说的这些知识,其实大部分现在都无法起到作用,可这确实是存在于天地之间的知识。所以正适合很大一部分喜欢耍嘴皮子的人研究。一旦他们研究出来了,那么对方就无法辩驳了他们。
其实这也是陈默愿意给名家弟子讲学的原因之一。
这些在许多人看来只会耍嘴皮子,对于这个世道没有用处的闲人,未来很有可能成为改变这个世界的一股伟大的力量。
许多科学的研究,岂非一开始本就是无用的,岂非一开始本就是对于天地自然的好奇?
陈默对他们可以说是寄予厚望。
其实陈默本来还想谈一下逻辑的三段论,说一下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可实在受不了众人崇拜的目光,败退而去。
一众名家弟子依依不舍,纷纷起来给陈默鞠躬送行。
陈默对于许多名家弟子来说,就是一道光,给他们的未来致命的方向。
走在路上的时候,陈默也感觉自己所说的这些非常重要,也觉得光有名家弟子知晓还不够,还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所以决定找到张松,将今日所说的这一切全部都记录下来,不但让墨家弟子学习了解,也让更多的人研究。
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足的,一群人的力量才是强大的,才是可以改变这个世界的。
陈默自诩庸人,所以很注重集思广益的力量。
陈默还在思忖,是不是让班大师将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整理好,传授给墨家弟子,然后慢慢传播开来呢?
正在思考这方面事情的陈默,并不清楚,他在名家的讲学只不过是个开始,他对稷下学宫的改变,对天下读书人的改变也只是个开始。
第二天,端木赐奉命找上陈默,请陈默去儒家学馆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