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www.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耽美小说 > 秦时墨门 > 第一百二十一章 收百家为己用

第一百二十一章 收百家为己用(1 / 2)

 推荐阅读: 二宝来袭八零首富要入赘 镇世龙主 胎穿后,疯批暴君宠我入骨 我真没被师姐们包养 玄学小奶团一哭,七个哥哥跪着哄 逃婚后残疾王爷跳起来追我 开局被关阿卡姆疯人院 我于历史中长生 哭唧唧的纪总跪求复婚 炮灰千金被流放,她有系统赚黄金
最新网址:www.hbcjlp.com

第121章 收百家为己用

伏念形成自成体系的儒家治国方略。其他人想要在这个体系内辩驳,自然十分困难。可在陈默看来,只要跳出这个体系,进行辩驳,那就十分容易了。

伏念所说尊卑有序,上下有别等观念,虽然跳不出阶级立场的狭隘,但这个时代的伏念以及大部分儒家弟子,其实都是非常纯粹的理想主义者。

正因为如今的儒学是非常纯粹的理想主义,所以纵然他们的理论体系再完美,也没有哪个君王会采用他们。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试想一下,一个学说若对自己没有好处,又有几个人愿意去根据这个学说而行事呢?

权贵阶级自是如此。

如今伏念所提出的儒家学说,虽然崇尚尊卑有序、上下有别,但也提出了上下失序的解决法子,换而言之,如今的儒家学说,其实也具有浓烈的是非观,以及反抗精神!不同如董仲舒改变的儒家学说,皇权至高无上;更不同于宋代朱熹所阉割版的儒家学说,大部分都是腐儒,糊涂虫,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正因如此,儒家才不可能得到齐国亦或者任何一个国家运用,因为没有那个皇帝会用削弱自己权力的学说。

所以说,纵然公孙羊,无法论倒伏念,伏念最多也只能得到赏赐或者被封为稷下先生,成为上大夫。却也休想将自己的主张发挥到齐国朝政上。

公孙羊会如何挑出伏念的毛病呢?

所有人包括陈默都在等待公孙羊的反击。

伏念神情坚毅,卓立在公孙羊面前,眼神非常清澈坚定,没有半点畏惧之色。等候公孙羊发难。

上千双眼睛的注视上,公孙羊开口了。

“我曾人说过这样一番话,所谓的治国,其实就是在本有的土地上财富与权力的分配。一个新的治国策略,其实也就是按照一种新的方式对于财富与权力的再分配。”公孙羊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伏念,你以礼乐仁义为治国之策的想法,实在太理想化了。”

伏念拱手请教道:“还请公孙先生直言。”

公孙羊微笑问了一个问题,道:“在你心目中,治国是为了什么?”

伏念毫不迟疑道:“民富国强,衣食无忧,天下同乐。”

公孙羊又道:“很好,我也想瞧见这样的世道,但你可知道在各国君王眼中,治国代表什么?”目光朝台阶主席位上的君王后、齐王田建等一众权贵哪里瞧了一眼,暗含深意。

众人无不心头一震,也朝齐王等人望了过去。思考齐王心目中,治国是为了什么目的?

稷下学宫与其他学府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不治而议论,不任国事而论国事,自由发挥学术见解。

正因如此,每一次稷下学堂论辩,都会出现诸多新奇甚至离经叛道的观点,令人议论许久。

众人包括伏念都在思考公孙羊这个问题。

荀子对陈默道:“伱是不是想到公孙羊反驳伏念的方式?”荀子虽然年纪不小,但清楚看到陈默听闻公孙羊的话,身躯颤了一下。

过了好一会儿,陈默长长吐一口气,道:“我大概猜出公孙先生的意思了,不过希望不是我想象中那般。”虽然口头上这么说,可陈默内心却感觉公孙羊接下来的话,应该和他想象中一般无二。

名家的诞生其实和社会变得混乱有极大的关系。名家最开始讨论的正是名实之争。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虽说是诡辩的巅峰之作,可实际上却是嘲笑社会名不副实的现象。

一直以来,名家都以敢批判各国君王而着称。只不过近些年来,名家变得越来越懂得耍嘴皮子功夫了。

可显然公孙羊不是那大部分的名家。

稷下学堂忽然变得分外安静。

公孙羊看着正在思索的伏念,满脸微笑,但却意味深长。

过了好一会儿,伏念终于开口了,道:“各国君王治国所求,岂非正是国富民强?”

这句话大部分人看来,都是正确的。

公孙羊却摇了摇头,道:“国富民强,只是各国君王想要看到治理天下之后的具体表现而已,但表现不代表目的。”紧接着举例道:“譬如我今天吃了一碗饭,这一碗饭只是我吃饭的表现,并不代表我只能只能吃一碗饭,也不代表我为什么要吃饭,一个人若想自己的才华得到施展,若想自己的治国策略得到君王的运用,需要明白的不只是君王吃了一碗饭所表现出来的事,而是要明白君王为什么要吃这一饭碗,只有明白其本质,你的治国策略,你的才华才能得到施展。”

他对自己的话做出了一个终结,道:“古往今来,任何事情都是如此,你若想别人听比的话,那么你就必须说到他心里去,否则你的理论再好,他也不会理会!你若想施展才华,就必须让认可你才华的人,认为你的才华能帮助到他,而非你自以为能帮助他!治国也是如此,你的治国策略,必须与君王内心的想法共通,唯有如此才可能被采纳。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可以说是古往今来,放眼天下皆准的至理名言。”

忽然,稷下学堂爆发出雷霆般的掌声。无论哪个学派的稷下学士,对公孙羊所说的高论,都忍不住拍手叫好。

这一番话给了不少稷下学士以启发,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这些稷下学士一直在钻研学问,寻求门道,求以列入朝堂,施展才华。如今却发现或许自己可能走错路了。

陈默也是鼓掌叫好中的一员,心里暗叹公孙先生可真是敢说。

公孙羊这一番话竟名家掌门人风采展现无遗。名家的起源是名实之争,如今在公孙羊这里,却从名实之争,变成了本质与表现,内在与外在之论。

瞧见这一幕陈默,脑海不由回想起荀子对公孙羊的评价,如今公孙羊的论辩之术已不逊色于昔年的苏秦张仪,言之有物,堪称无双。

如今想来,荀子绝对没有夸张。

仅这一番新奇言论,就足以令人刮目相看,醍醐灌顶。

陈默嘴角不由勾起一抹笑意,心里也有些得意。毕竟公孙羊能有如今的变化,自己多少也有一份功劳。毕竟机关城那段时间,他对公孙羊可是灌输了不少理论知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