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又研究了一会儿,当晚,就住在了秦家村。
秦国林抓了一头猪来杀了,招待三人。
这钱自然是何雨柱出了,毕竟,养猪场是轧钢厂的。
猪肉很香,让岑兆康又吃得满嘴都是油。
......
这场大雪,一连下了三天,终于是停了。
雨过天晴,全村人都赶紧出动,清理积雪。
气温很低,河水都冻住了。
积雪清理完毕之后,赶紧开始修路。
人多力量大,这路修起来,也挺快的。
以基道为中心,往两边拓宽,延伸出去,一直连到国道上面。
地基打得很牢,两边都是用大石头垒砌起来,水泥用的也很足。
这个时代的人干活,认真起来,那绝对不打折扣。
十天之后,公路就开始铺设沥青了。
热乎乎的沥青一车一车的倒在路面上,整个施工现场,也气氛热烈。
沥青路在下雪天没有那么滑,虽然看起来不够光滑,但是实用性还是可以,就是这气味还是挺大的。
又过了十几天,一条沥青路就完美的完工了。
八车道,绝对是够宽了,这也给秦家村带来了契机。
要想富,先修路,这话是一点不会错的。
有了这条大公路,秦家村日后跟外界的联系,必然更加紧密。
.......
看到公路修通,何雨柱三人都开始行动了起来。
岑兆康从香江那边空运了一批设备过来,很快就运到了秦家村,另外,还有一批工人也跟着过来,开始修建简易厂房和简易职工宿舍。
设备到位之后,施工进度很快,几乎是一天一个样。
当地农民也参与进来,岑兆康给他们开日工资10块钱,让他们都很开心,这对他们来说,可是高工资。
这年头,10块钱的购买力,还是很大的,一般人工资都是几十块钱一个月。
所以,他们也格外卖力气。
大家都努力,所以简易厂房的修建速度很快,开过年没多久,两套简易厂房,就修好了。
职工宿舍倒是修建得慢一些,这里毕竟是农村,村里的房子可以租出来一些,可以缓解刚需。
岔河的修建,也搞得很快,河道虽然不宽,但是夯实得也很牢靠。
岔河的尽头就是污水处理池,这里面很关键,不但要把水质处理好了,还要把水引到山坡上去,那边的瀑布也已经修建着。
简易厂房修建好了之后,食品厂的设备也陆续运送过来,并且安装完毕。
接着,电子厂的设备,也运送了过来,何雨柱打算先在这里生产电视机,这玩意儿满足国内需要,绝对还是很重要的。
两个厂的工人,也都迅速到位,进行紧张的培训工作。
当然了,还是熟手来带新手,两人都从香江调来了一批骨干力量,对新手展开全面的培训。
从各个厂子调来的工人学起来很快,他们本身就是技术工,半个月的时间,这些人基本上就已经会操作机器了。
而从村里和四合院招来的,相对来说要慢一些。
不过整体上,还是态度积极,这样就好办多了。
......
很快,春天来了,两个厂子都已经准备就绪,几乎也是同时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