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好啊,你看看本官会不会查办你。”李同章似笑非笑的说道。
“来人呐,把证人带上来。”
“是,大人。”
很快,不到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了。
“大人,证人带来了。”
“左韦正,你可认得此人,作伪证,可是要负责的。”李同章一手指向李云说道。
“回大人,小人就是化成灰也认得此人。”
“小人清楚的记得,这人是芙蓉仙子的狂热追求者,时常远远的看着芙蓉仙子暗自神伤,当他得知孙公子可能会抱得美人归,十分气愤,,小人还听到此人说什么芙蓉仙子是他的,会想办法抓了孙公子,夺回女神。”
听到这里,李云不由得笑喷了,这人真有才,这种故事都能编得出来,不去说书可惜了。
注意到李云的笑声,众人再次确定了,李云可能是真的傻了。
李云再也忍不住了:“打住,别编了,这种故事也有人信,要不要把芙蓉仙子叫过来对质。”
“谁知道你们俩是不是早就有奸情,故意设计。”左韦正小声嘀咕道。
李云并没有在意左韦正的嘀咕,而是有些意有所指的说道:“难道大人就是如此判案的吗?就听一个人的片面之词吗?可真是铁面无私。”
“且不论此人是否作伪证,那你有没有证据证明孙大海有罪,如果没有,本府绝不轻饶。”自知自己理亏,李同章也不愿多费口舌,而是直指要害。
听到这话,李云不慌不忙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的书册,然后在众人的眼前晃了一下。
“证据就在这,不过这可不是给你们看的,特别是铁面无私的李大人,等等,人应该马上就到了。”李云有些戏谑的说道。
听李云这样说,李同章也有些摸不准对方是不是真的早有准备。
还没等他多想,一名小吏匆匆来报,说是大理寺卿大人来了。
听闻此言,李同章也有些好奇,怎么这个时候大理寺寺卿会来,该不会是李云这小子搞的鬼吧,不过对方比自己官大一级,自己还得去接见。
想着,李同章就要起身出去迎接,却没想到大理寺寺卿狄正已经赶来了。
“李大人,别来无恙啊,本官听说你这里有人贪污粮仓的粮食,特地前来查案,还请李大人配合呀!”狄正话刚说完,就这几名大理寺官员对粮仓进行搜查。
这时,一旁的李云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证据交给了狄正,狄正也一早注意到了李云,不过为了避嫌,狄正也只能假装不知道。
原来,大理寺寺卿姓狄名正字仁杰也是李信的爷爷李文渊的学生,所以李信一提出请狄正查案,狄正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这才有了这一幕。
接过李云提供的证据,狄正的眉头一会皱起,一会儿舒展,看得一旁的大理寺官员很纳闷,大人这是怎么了,平时也不像这样呀。
原来,狄正之所以皱眉是因为贪污粮食的账目数量较为巨大,而舒展眉头是因为李云居然能够细微的发现账目的问题所在,像自己这种经常处理案件的大理寺官员想要发现问题所在,也有些不容易。
说明李云这小子还具有断案的天赋,如果有机会可以把他招进大理寺,这样的人才怎么能埋没,我大理寺就需要这样的人才。
就在这时,随行搜查的大理寺官员也赶快回来,都隐晦的朝狄正点头示意,看来是证据确凿啊。
与此同时,李同章因为有些不确定的上前问道:“狄大人这是查出了些什么吗?下官这府衙应是没有问题的吧。”
“哼,没有问题,问题可大着呢?你也脱不了干系,睁大你的狗眼好好看看吧。”说着,狄正一点气氛的将标有问题的账本扔在了李同章脸上。
李同章顿时没了脾气,慌乱地接过账本仔细的翻看起来,越看越是心惊,他也没想到,居然贪污了这么多粮食。
这时,狄正又翻看起了另一本泛黄的册子,这一看狄正又是很愤怒,原来孙家暗地里居然干了这么多坏事。
想着,狄正立马派人将搜查到的有关证据带走,同时也将涉及本案的人员统统带走。
另外,此案涉及人员过多,案件也较为繁琐,涉及的案件也比较大,可能需要进行三司会审。
然后,狄正就带着大理寺官员以及犯罪证据和涉案人员离开了,走之前狄正还用一种意味深长的眼神看着李云,这让李云感到莫名其妙。
等到狄正等人离开后,李同章变得有些颓废,自己的仕途算是毁了,就算朝廷不追究自己的责任,孙家也不会轻饶了自己,不说会怎么对付自己,反正肯定是不会支持自己了,而这一切都是李云的错。
说着,李同章用一种杀人的眼神看着李云,看那样子仿佛要将李云吃了一般。
不过,李云丝毫不在意李同章杀人般的眼神,而是若无其事的离开了。
纵然内心很气愤,可李同章现在也不能拿李云,反正以后还有机会报仇。
……
与此同时,孙府书房,两个模样有些相似的中年男子,其中一人面色沉稳,一看就是城府极深,身居高位,而另一人却不停踱步,内心显得很是急躁。
原来,这二人分别是孙渊和其弟孙万三,他们也得知了大理寺寺卿带走了孙大海,还掌握有关孙家的犯罪证据。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沉默,面沉如水的孙渊缓缓开口道:“如今之计,唯有弃车保帅,方才将损失降到最低。”
“莫非大哥是要……”说到这里,孙万三不再继续开口,显然是很难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