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不是,当今陛下对咱们可是已经非常的好了,甚至如今的税收都是三十税一,陛下和咱们一样都是穷苦人家出身,自然能够理解咱们的难处!”
“真可惜有一些官员到地方上不仅胡乱收税,而且还冤枉好人真是可恶至极!”
许多的人都纷纷点了点头,顿时义愤填膺。
而此时在翰林院当中,关于这一篇文章也是炸开了锅。
本来在翰林院当中,因为有着孔祭酒的禁令,没有人再敢把这个报纸给带到翰林院之中。
可是经过了朝堂上的事情,这孔祭酒的身份已经被他们给扒了个干净。
他们也没有想到在他们的眼里博览群书,才华横溢的,第九大人竟然是个连科举考试都没有考过去的废物。
更何况还有消息传出来,虽然孔祭酒不愿意让别人来读,这些报纸自己会悄悄地买来看,就连他们一直以来都非常尊敬的祭酒,大人都带头违反自己定下来的禁令。
他们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于是再也没有人遵守他的想法。
甚至于再加上经过这一次科举考试当中除了儒家的弟子之外,诸子百家的弟子当中也有不少人进入到这翰林院当中,更难得的是这些儒家中还有着不少少壮改革派。
他们对于这些新鲜的事物,理解能力,甚至接受能力,都比这些老学究要强上很多。
没有过多长时间统计,就关于这大明日报的禁令就成了一纸空文。
甚至于在翰林院当中,每一个人手中都会拿着这样的一份报纸以为时尚。
平时他们聊天的内容也和上面或多或少都有着一些关系。
此时他看着是上面的这一篇聊斋,心中极为震惊之间,这时刚刚进入到朝堂上的官员,顿时义愤填膺的说道。
“果然苛政猛于虎,我们既然读了圣贤书,为的就是能够为天下百姓造福,可不是在这一个地方清谈的,否则的话又和那些连科举考试都考不中的废物有什么区别!”
孔祭酒听到这话之后,顿时脸色非常地难看。
而其他人则是哄堂大笑,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被面前这人烙了颜面,而且还不止一次想到这一个地方之后,他心里就是非常的不爽。
一些加入官场当中,很长时间的官员看着这上面的内容,不由得他了一口气。
不得不说,他们之前也是有着极大的梦想,倾向着靠自己的实力,能够为大明王朝带来百世不变之基业。
本来一切的想法都是非常好的,只可惜让他们往往没有想到的是这件事情实在是知易行难。
他们身上的能力都算是有一些,甚至之前也想做一个优秀的官员。
结果这朝堂上实在像是一个大染缸。
如果自己不和他们同流合污,那么必然会受到这些人的排挤,为了自己的未来考虑,许多人都接受了这样的城下之盟。
当然这些人当中有不少都是读过许多圣贤书的,自然知道礼义廉耻。
虽然这些事情他们做得确实不地道,但是却不会拿他们来说事。
只见这时一个官员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我觉得当官很多时候还是非常的麻烦的不说其他的就说那些人情往来都是必不可少的事情,这迎来送往的如果单独凭我们的俸禄就那点银子还真的赚不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