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还会有其他势力的残余。”
“陈友谅当时很多手下,也逃到了海上,他们也是懂得一些造船技术的。”
马和又解释道。
不过,他的这个猜测就有一些大胆了。
大明都已经开国几年,陈友谅的势力,难道还能卷土重来不成?
但是再怎么猜测也没有什么用。
还是等把敌人全部带上来之后,一切都会有了揭晓。
很快,他们就把活捉的敌人给带了上来。
一共剩下了六十多个人。
他们纷纷是被五花大绑着。
“陛下,这肯定是倭寇无疑了。”
廖永忠马上判断说道。
他还是对倭寇了解很多。
即便对方不说话,从神态和动作方面,也能看出了倭寇。
“还真是倭寇?”
“他们是怎么找到的这造船的技术?”
朱元璋又是催促他们问道。
但这倭寇还是相当嘴硬,硬是不说。
最后,还是得处以极刑,他们才吐露出来了实情。
原来,他们也是猜测出来了高丽之中有元朝时候留下来的船舶产资料。
毕竟,大明拿下了高丽之后,这造船水平,便是提升了一大截。
而且当时又是在高丽大张旗鼓的寻找元朝工匠的后人,这难免不会走漏风声。
所以,这吸引了一些倭人的兴趣。
他们也打算从高丽再找船舶的相关资料。
同时,陈友谅的很多人物残余势力,也和倭寇经常有交道。
他们得到了此事后,更是寻找留在高丽的资料。
在陈友谅势力之下,这些人终于是复原了元朝时候的船舶。
所以,他们这才有了胆子,敢来进攻大明。
他们也得到了情报,今天大明只会派出来二十船。
所以他们五十船,应该是稳定胜利的。
可谁知道,马和成为了主导战场的关键。
他改进了船舶,所以现在的船,比那些元朝的船舶还要强大许多。
这才让马和在今天胜利。
“原来是这样。”
“果然啊,倭寇靠自己,是没有这个本事的。”
“陈友谅的残余势力,和他们勾结到了一起。”
“难怪,陈友谅手下人中,不管乏有战船高人,他们有了元朝的资料,怎么会造不出来?”
在听到了那些倭寇的解释后,朱元璋也终于明白了。
所以,今天来进攻偷袭的,与其说是倭寇。
倒不如说是陈友谅的残余。
明明朱元璋都已经把他们彻底打败了,他们还想着来搞破坏。
他们就真的以为凭借自己那点人,就能翻盘了?
而周围的大臣武将们,在听到这个解释后,皆是倒吸一口冷气。
特别是很多武将,都有和陈友谅交手的经历。
当时,陈友谅的实力,甚至是比朱元璋都要高上一头。
这也让这些武将们觉得难以打败。
鄱阳湖的血战,也再次出现在他了他们的记忆当中。
“陈友谅?”
“这家伙……”
“还真是够顽强啊,逃到了倭国,也想继续颠覆大明吗?“
“陈友谅的信徒还真的不少。。”
“还想着东山再起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