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不适合造船。”
“……”
其他将领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他们都不赞同在福建设立船舶。
即便是俞通海、廖永忠也是如此。
不过,朱元璋倒是赏识地看了看马和,问道。
“马和,你为何选在福建?”
“回陛下,在福建造船,其实好处还是相当多的。”
“首先,福建的樟树、杉树、乃是大明质量最好的,用来造船,再好不过,有很多五百年以上的古树。”
“虽然福建距离倭国相当较远,但是在茫茫大海上,这些路程可以忽略不计。”
“再说了,大明以后的志向,可不仅仅是在倭国一个小国。”
“南边的吕松、占城、马六甲……这些国度都应该是大明的势力范围,所以福建选址,再好不过。”
马和倒是相当自信地说出来了自己的理由。
其实他早就已经想过这方面的设想了。
甚至如果以后大明扩张到某一个地步后,他连海外的一些基地,都已经设想好了。
而周围的将领们,听到马和的分析后,也是开始不得不服了。
果然,他们还是没有马和想得远。
他们仅仅是把眼睛放在了对付倭国上面了。
确实,如果仅仅是对付一个倭国,用得着如此兴师动众吗?
陛下这几日,所做之事皆是诏显出来一番大作为。
那志向应该是在远洋中的各处。
如此看来,福建之地,倒是相当地合适了。
况且正是因为福建人烟稀少,所以才会很多百年以上的樟树,可以造出质量更好的船舶。
对于以后大明的扩张,也是相当地有利的。
“马和所言,倒是相当有气魄!是我等狭獈了。”
“大明之志,不在高丽,不在倭国,在于大洋所到之处!”
“凡日月所照,凡大洋所至,皆为大明之土!”
“陛下英明!!马和将军英明!!”
接着,众位将军,倒是不禁感慨着赞叹起来。
而朱元璋也是相当地满意。
不过,他倒是又转而说道。
“虽然福建是完美之地,但目前,朕倒是有一个替代之方案。”
“朕准备,先让你去驻扎于对马岛,于此地造船,于此地练兵。”
“这是专门针对倭国,等倭国拿下,便可以把重心转移到福建。”
“对马岛?!”
马和一听此言。
倒也是相当惊奇了。
如果是被提点了一番,他马上惊喜地问道。
“陛下,您说得,可是倭国与高丽中间的那个对马岛?!”
“正是。”
“陛下之策,果真是万全之法!”
“直接在对马岛造船练兵,顺便也可以率先熟悉当地的气候,所制造的船舶,也更能更加适应当地的情况。”
“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还有这个岛屿!!”
马和仔细思索了片刻后,又是开始赞叹连连了。
他确实是把对马岛这个地方给忽略了。
因为想到过前朝在对马岛的战绩都是不佳的,所以当初直接在心里把这个提议给否决了。
“对马岛?是在高丽与倭国的中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