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白朴也未负元好问之赞誉。他虽拒绝推荐,未进仕途,但学问练达,律赋犹擅,杂剧更优。一部《天籁集》倾诉人生感慨,几部元杂剧写尽人间传奇,也成就了他列入元代四大杂剧大家的地位,到底也是一番伟业。我在诗中的诗句所说‘元白有旧,好问救童。多年悉教,律赋尤衷。永绝仕宦,天籁集风。墙头马上,雨落梧桐。八十游扬,不知所踪。’说的就是白朴,其中点明了白朴的集子以及主要的作品之名。‘元白有旧’,也就流传到了今天。
“听闻白朴对元好问也是感情真挚,犹如子对父,呼为‘元爹爹’。在他大婚时,父亲白华遍请权贵,偏偏没有请元好问,以此表明立场。白华似乎已经忘了旧日的恩情。可白朴没有忘,他听说后,大闹一场,父子失和。后来又因拒绝仕途之路与父亲决裂,改名为白朴,流浪江南。
“1257年10月,元好问在获鹿寓舍去世。不知白朴可曾执以子礼?不见史记,真是遗憾……”
元俪说完,慢慢走下演出台,台下一片掌声。她已经超额完成了秦蒹葭的指定任务。不仅以诗回应她,还讲了并不为常人所知的故事。这故事,怕研究文学史的人才知。秦蒹葭原来也是知道的,怕也生疏了不少,现在听来竟和新故事一般。在元俪上台时,她就下了台,和秦无衣站在了一起。现在她们两个已经面如死灰。但元俪只对他们微微一笑,并未穷追不舍,也未要求秦无衣道歉,但秦无衣好像并不服气,只撺掇着姐姐再战。但秦蒹葭已无恋战之心,对元俪连声说了几句佩服,便拉着秦无衣离开了。
随后演出团只安排了钢琴独奏,大家也都慢慢坐定。元俪望见钢琴,听见琴声,想了很多,出了会儿神。后来便秦蒹葭独自过来,却不见秦无衣,关鸣儿故意问她,“令妹呢?”秦蒹葭只说烦她,让她先回去了。
一时白檩几个人来敬酒,元俪没有推辞,刚要喝。颜颜和关鸣儿记得孙沫说出的找理由脱身的话,也没拦她。可是苏樱忽然站起来,抢过元俪的酒就一口气喝了下去。她喝得有些急,呛住了,一直弯腰咳嗽。元俪过意不去,就走过去给她拍背。
“表妹这何苦!”
苏樱咳了几声,“表嫂,我知道你饮不得酒,我愿代饮。也求你原谅表妹言语轻谩之罪。”
苏樱已经有些轻醉,但神智未失。虽然她原来是有些看轻她的,认为她虚有其美,可当她酒后吟诗为难她以后,她便将轻视之心收敛了去。如今看她真情流露,语气亲昵,心中只愿她承她代饮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