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军有法象境,而且不止一名。
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否则也不可能席卷青、离、明三州,而三州官府毫无办法。
但青衣军,杨景信从没有听说过前首领方万相是法象境的存在。
四州没有法象境已经数百年之久。
如今突然冒出数名法象境。
这背后所隐藏着的东西,令人深思。
如今青、离、明、全四州已经是一团乱麻。
火神军如此势大,必然会引来朝廷镇压。
只是朝廷镇压一次失败后,就不见动静。
令人思之不解。
不过杨景信只是略一思索就抛之脑后。
朝廷、火神军、青衣军、当地世家大族,以及其他势力。
这几方势力注定会在青、离、明、全四州有一场战斗。
如今此地已经是个火坑。
越早脱离越好。
杨景信向南而行。
青、离、明、全四州位于大卫朝的西北方。
而京州在大卫朝的东南方向。
彼此间的距离,足有上万里之遥。
即使是前世,有飞机和高铁,出行相比如今的世界,方便快捷何止百倍千倍。
但对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来说,仍然无法成行。
不论是个人的身体限制,还是金钱所限,亦或是家庭拖累。
林林总总的原因和理由,总是无法出发。
而这个世界,除了武道境界高深的强者,绝大部分的人,只是普通人。
百里就是远方。
千里已经是终生不可见之地。
万里,那已经是传闻中的地方。
也只有龙虎境上,才能不惧野外危险,向着更远处前行。
万里对于龙虎境来说,也只是几天的路程而已。
身为聚气境的杨景信,最高爆发速度已经达到七百多公里每小时。
即使是长途跋涉,速度也能保持四百五公里到四百八公里的时速。
万里,如果愿意,一天就能到达。
当然,这是理想状态。
总要保持状态,以应不测。
所以保持住三百的时速,是最恰当的速度。
同时,因为要保持隐秘,避免太过高调被人盯上。
杨景信决定速度再降,以两百的时速前行。
这样的话,每天前进两千公里,就算路上出现其他影响他速度的事情,也最多花费二到三天的的时间,就能达到。
万里的距离,不论是说还是听,都给人很远很远的感觉。
但细细一想,对于如今的杨景信来说,已经是非常近的地方。
如果他全力赶路,半天就能到。
原来自己的活动圈,一直太小,才让他感觉万里都极为遥远。
聚气境的的速度,就已经化万里为半天。
法象境,又该有多快。
之上呢?
杨景信心中无限遐思。
一路直行,杨景信很快就横穿长青山,又一路穿过青州,到达玉州。
玉州粗略看去,要比青州更加繁华。
一般百姓的脸色都要比青州的百姓红上不少。
家中百姓的院落中,也多有鸡鸭等家禽。
但语言说话中,除了有些许发音上的不同外,没有任何区别。
青州人来到这里,也不会存在听不懂的情况。
大卫朝是皇权集中,卫朝的开国皇帝祖龙曾大力推行四海一言的策略。
使得大卫朝虽有发音上的差距,但最终都没有太大的差别。
只有当地人才能听出是不是外地人。
杨景信只在玉州州郡转了一圈,就离开了,继续出发。
玉州一片兵乱之色。
一路上,都能看到结成长队的士卒,在长官的带领下,向着一个个地方前行。
各个关隘都有重兵把守。
旗帜招展。
不过杨景信对于这些关隘对于玉州的防护能力,有着极大的怀疑。
毕竟他都能如入无人之境,从青州边境进入玉州。
更何况火神军有聚气境圆满境界的武道强者。
至于法象境。
只是引动天象,就已经能够制造出巨大的灾难了。
所有的关隘,比纸糊还不如。
杨景信此时不再向南直行,转而向东南方向。
玉州面积也极为辽阔,杨景信从青玉边界进入后,在玉州的州郡逛了一圈,领略一番不同风情后,就向着东南方向而去。
玉州州郡在玉州的偏西北方向。
杨景信避开有人烟的地方,向东南而行,直直走了五百多公里后,才出了玉州,进入到另外一州,汾州。
汾州风景又是不同。
有一条大河淌过全州,支流若干。
这使得汾州有着广袤的平原,养育了数不清的人民。
但在河流主干和支流没有经过的地方,又极度缺水。
且汾州极少下雨,没有河流的地方更加干涸,人们生活的环境极为残酷。
这使得汾州的环境,显得极端分化。
临近水流的,极为富饶。
远离水流的,极为穷困。
杨景信一路无言,看过富饶的沿河一带,又又见识到穷困的靠山一地。
而后他没有再进入汾州的州郡,直接穿过汾州。
汾州不大,杨景信只用了半个多小时就穿过汾州,进入到留州。
不过杨景信赶路与一般人不一样。
一般人赶路,很少走直线。
所走的线路,弯弯绕绕。
这些弯折的地方,不是山川就是大河,亦或是某些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