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里的各方势力开始浮出水面,都瞅着高高在上的位置咽口水。
太后对着天空哈哈大笑起来,她不禁感叹老天有眼。
太后想到了天赐,她要把天赐找寻回来。
放眼整个皇宫,没有比天赐更适合做接班人的了。
太后放了暗号,影卫立即闪了进来。
太后把出宫寻找天赐的命令下达了下去。
太后的眼里又冒出了金光,先前希望天赐平平安安的信念也消失殆尽了。
各方官员虽然已经查到了上官辰逝世的消息,可是个个都把消息唔得严严实实,谁也不事先表露出来。
个个都想做那个得利的渔翁,没人想做那两只相互争斗的鹬和蚌。
朝堂上,大臣们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内部早就风起云涌了。
王蕃的肚子也越发的大了起来,这段时间,朝堂上的变化让她心急如焚。
如果不是太医时刻候在身边,王蕃的孩子估计都保不住了。
王蕃手握兵符,已经成了各方势力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这几天,王蕃寝食难安,噩梦连连。
好几次,无助的王蕃都是暗自垂泪。
每当这时,王蕃的心里都会责怪上官辰,王蕃不止一次的对天发问。
“皇上,你为了顾暖暖,撇下了我们母子,也留下了一众百姓,你的心里,是否会有一丝不安?你是解脱了,可你的苦难,却让你的妻儿替你承担,如果出现动乱,你的不担当,又会让百姓跟着遭殃。”
“皇上,你对得起顾暖暖,却对不起我们母子,更对不起黎民百姓。”
王蕃对上官辰的爱,也因为他的不担当,而变得越来越少了。
王蕃每日不但为朝廷操劳,还要防着各方射来的暗箭,王蕃的精神高度紧张,小腹更是经常疼痛。
翠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太后虽然进了冷宫,但她在后宫活了多半辈子,她的亲信依旧散居在宫里的各个角落。
当初天赐和方言言能够顺利的逃离皇宫,除了王蕃的帮忙,太后的残余势力也功不可没。
上官辰当时还是妇人之仁,他考虑到了王蕃的感受,所以才迟迟未对太后下毒手。
没想到,上官辰会突然撒手而去,他的一时心软,也给王蕃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自从太后知道上官辰逝世的消息,太后就越发的猖狂起来。
太后虽然身在冷宫,但她却暗地里把影卫安插在了乾凤宫。
王蕃最初时依附太后,后来又依附上官辰,虽然王蕃也暗中培养了一些亲信,但是和太后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不可比拟。
王蕃听从了慕容康的建议,她自从垂帘听政以来,从没有用过王家一个亲人,兵符更是牢牢地攥在手中。
为此,王家的人对王蕃有诸多不满。
太后派影卫在乾凤宫暗中搜寻过几次,可却没有找到兵符。
王蕃从被选做棋子的那一刻起,她就天天进行魔鬼式的训练,这么多年来,她的耳力听力眼力早就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所以,太后在乾凤宫安插影卫的事,王蕃早就觉察到了。
幸亏慕容康提前告知她要攥紧兵符,所以,王蕃早早的就把兵符藏匿到了一个隐蔽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