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时宁蹙起眉头,紧张的看向父亲。
她竟然不知道,陆家的二十万大军,竟然有先帝的炽羽军。
难道楼风非怀疑父亲?
陆启沉吟片刻,叹道:“当年先帝攻退匈蛮时,赤图城的战事仍在焦灼,突然有一天,一个叫文枫的少年,带着半块兵符私下来见我,他说是他师傅应先帝之托要求我,守住炽羽军,守住蜀国。”
楼风非闭了闭眼睛,深吸一口气,低囔一声:“果然是他……”
“殿下……说什么?”陆启没明白他的意思。
楼风非觑了一眼面色严肃的陆时安,摇头道:“没什么。”
“殿下既然是先帝之子,炽羽军理应归还殿下!”
楼风非摆摆手,“陆将军别会错了意,孤告诉将军这些,只是不想将军不明不白的投靠孤,将来事发时,被有心人钻了空子。”
“至于炽羽军……它在将军手里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弯起薄唇,“既然父皇信将军,孤也信!”
“臣定不负殿下厚望!”
“嗯……”指尖叩叩的点着扶手,“还有一事。”
“殿下请说!”
“据说将军和尚书令赵大人私交甚好——”
陆启心思百转,立马会意楼风非的意思。
皇帝刚刚斩了前户部尚书,正为新的人选发愁呢,太子殿下想夺回皇位,朝中必定要安插自己的人,此时就是个好机会。
“殿下可是有了户部尚书人选?”
楼风非感叹,能打胜仗的果然不蠢,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时省力。
“昭文十三年的探花郎楚萧云,入朝为官六载还在翰林院编书实在是屈才了——”
陆启虽然和楚萧云不熟,但也听过他的事。
楚萧云科考那年,运气不好,遇到一个考了三十年的榜眼,和一位受父辈蒙阴的状元公子。都说他要是早一届或者晚一届,状元郎的头衔非他莫属。
因为这些流言蜚语,入了翰林院后就被状元郎带头孤立,楚萧云性子倔,不愿意服软,也不愿意找靠山,硬是编书编了六年,都快倒背如流了,后去翰林院的学子都升官了,他还在编书,硬生生把自己熬成了笑柄。
不过,才学的确担得起户部尚书一职。
“臣明白,臣会向赵大人提点此人!”
楼风非对近日的将军府之行很满意,点了点头,起身看向陆时安道:“陆少将军,三日后,孤会准时与你会合——”
楼风非和三人告辞后准备回宫,陆时宁抢在陆启之前,追上楼风非,飞快的撂下一句话,“爹爹,女儿替您送太子殿下出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