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已经被固定在束缚椅上了,但头套仍旧没有摘掉。
其实,警方在抓捕后,给嫌疑人戴头套是出于两点考虑,其一是为了避免泄露案件信息,其二是保护嫌疑人的隐私,所以,在进入审讯室后,头套就已经失去意义了,完全可以摘掉。
但王大伟没这么做,他要的就是这种心理震慑。
当一个人明知危险正在迫近,可偏偏又什么都看不见,那种煎熬和恐惧,是难以名状的,心理素质稍微差点的,都无需审问,可能直接就崩溃了。
之所以挑选这个人作为突破口,也是有多方面考量的。
这三个人中,只有他是被警方正式抓捕的,而王倩和那个鸭舌帽,则是以一种比较温和的方式被请到这里的,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完全不同,要想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非此人莫属。
同时,该嫌疑人本来在酒店待得好好的,但突然收拾行李准备离开,这说明他肯定是接到了谁的通知,而王倩和鸭舌帽一直被警方控制,是不可能发出任何消息的,所以,通知此人的,很可能就是丙哥,即便不是丙哥本人,至少也是与丙哥有直接联系的关键人物。
对王大伟来说,审讯本身并不是问题,他有十足的信心拿下任何一个嫌疑人,但时间是他最大的敌人。
他有种强烈的预感,过了今天晚上,丙哥就可能再也不会出现了。
所以,能否在最短时间内拿下这名嫌疑人,就成了关键中的关键!
王大伟径直走到嫌疑人面前,他不说话,点上一根烟,边吸边打量着这家伙。
四十多岁,身体微微有些发福,穿的很体面,江诗丹顿腕表,路易威登的皮鞋,羽绒服是那种奢侈品牌子的,看着不起眼,但价值不菲。别小看这些细节,如此昂贵的穿戴,至少可以说明此人平时的生活非常优越,而这样的人,往往抗压能力很一般。
嫌疑人也感觉到有人站在他的面前,但这个人却一言不发,这种怪异的举动让他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有些焦躁不安,被牢牢束缚在椅子里的身体微微扭动着,喉结也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五分钟,王大伟就这样静静的站在嫌疑人对面,一动不动,连呼吸都很轻微。
终于,嫌疑人有些沉不住气了,他低声问道:“警察同志,能把我的头套摘下来嘛?”
说的是普通话,略带些南方口音。一句警察同志,听起来,更像是国内人士。
王大伟深深吸了口气,示意把头套摘下。
警员走过来,将头套摘掉。
警用头套的遮光效果是非常好的,戴上之后,即便是在大白天,也没有任何光感。
在黑暗中待了一个多小时,冷不丁面对刺眼的强光,嫌疑人还有些不适应,下意识的想伸手去遮挡眼睛,却发现胳膊是被固定住的,只好赶紧闭上眼睛,并歪着头,躲避着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