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季永是一个遵守国家制度法律的人,他认为就应该按章办事,不管是事大还是事小!只有自己本身符合法规制度,才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
顾盈盈见他一心要去主动登记造册,觉得这个男人是如此的忠君守法,更觉得他值得托付了。
要去登记户籍,就要把家中人口关系分类。季永了解到,北宋人口流动性大,人口制度灵活,采取州州县县不同的政策,因地制宜来管理。
北宋给予了佃户独立的户籍,同样要对佃户进行赋税和徭役的征发。由此看来佃户虽然具有了一定的私有财产和地位,但是同时承担的压力风险也很大。
朝廷对私有奴仆并不建立户籍,但是在法律上,要求奴仆与主人签订雇佣协议,协议期满即可恢复自由!但是双方的协议并不需要在政府备案,实际操作中也几乎没有奴仆愿意脱离主人的。忠仆,义仆这类描述,就是在宋朝兴起的,足见当时的主仆关系。
季永将以上政策讲与顾盈盈知晓,顾盈盈说:“季大哥!如何确定老罗头、刘老头、郝老大、郝老二,他们四家的身份,还是要听一下他们的意见!”
季永便让顾全找来了这四个老头,将如何确定身份的事对他们说了!四个老头一致愿意世世代代做季大老爷的家仆。
对于做佃户,还是做家仆,贫苦老百姓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做家仆。因为佃户虽然名义上有独立户籍,但那只是为了给朝廷贡献赋税和徭役。真实的生活也还是依附于主人家。
家仆虽无户籍,但是得益于宋朝的人权政策,尚有诉讼抗辩之权。再加上生活完全依赖于主人家,只要尽忠竭诚,获得主人的认可,便无生存之忧。
在民间,许多有地农户苦于科税繁重,往往主动献地于地主,以求庇护,何况是无地的流民呢!
可见封建社会下,大树底下好乘凉,是最好的选择!封建地主作为统治阶级,那么投靠到地主家为奴为仆,不就是找到了大靠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