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她,那些部落的后代,都和她一样。
尤其他们现在的长相和汉人没有任何区别,语言也没有,文字更别说了。
哈林被孙子和曾孙女扶着,颤颤巍巍地走在青州的大街上,他看向曾孙女的侧脸,她是那么快乐,就像得到了一直想要的礼物。
“要不是你们都还在老家,我就过来了。” 曾孙女一点都不怕父亲和曾祖父难过。
哈林就笑:“等我死了,你就带着你爸爸过来吧!”
曾孙女却摇头:“这里的人都很聪明,老家的教育没有这里的好,我在老家可以往上爬,但是在这里就很困难,我虽然喜欢这儿,但我知道留在老家更好。”
于是哈林就叹了口气,看了眼孙子:“她长大了。”
孙子乐呵呵地说:“老家也没什么不好,城镇也不比差多少。”
哈林走累了,孙子和曾孙女就把他扶到路边的小摊子边坐一坐,还从摊贩那里买了三杯饮子。
摊贩看他们的衣着也知道他们是远道而来,好奇道:“客人们从哪里来?看着不似这附近的人。”
孙子就说:“我们从流求来。”
流求——摊贩是知道的,那里现在也是华国的国土,不过毕竟隔着海,所以过去的人并不多。
“那是远,你们真是辛苦。”摊贩多给他们倒了一些,“现在是过来养老吗?要我说青州不适合养老,人太多,太杂,热闹是热闹,可也吵得很,若说养老,那还是五通县合适,那边现在日子好过,土地也多。”
哈林从未听说过五通县,说来惭愧,他活到这个年纪,知道的大陆上的城市也就青州和北平,最多加上一个临安。
曾孙女是个话多的,她好奇地问:“老板,你为什么不盘一个铺子?”
摊贩:“铺子可贵,干下来一个月不就只是给房东打工啦?我现在守着这个摊子,也能养活一个家呢!”
“你们难得来一次,可去找街边等客的照相师傅,去景色好的地方拍些照片,也能留个纪念。”
“还有住店,你们记得别去酒楼一条街,那边贵!就沿着这条路走到尽头左转,那边的四海酒楼便宜,环境也好,被子日日换,马桶天天刷。”
照相机在流求自然也有,不过普通人家是不会买的,现在仍然不便宜。
没想到还能这样只得照片。
哈林微笑着喝着饮子,放了不少糖,喝起来甜丝丝的。
他这辈子不着寸缕的打过猎,在树林里等过死亡降临,也成为了第一个接触汉人的土着,更是第一个穿细布的土着,更是第一个活到接近百岁的人。
现在,他又踏上了这片向往了半辈子的土地。
就是下一刻就死,也没什么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