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到了华国,最叫博杜安一行人觉得稀奇的不是干净的路面,能发光的电灯,又或是长蛇一样的火车,而是人——他们没见过这么多人!
青州的百姓多,在华国是众所周知的事,也没别的原因,只是青州的船多,于是为了就近上货,厂子也就多,厂子一多,岗位就多了。
虽说青州的房价如今已经高不可攀,但官府没有放任自流,而是另找了块靠近厂区的平地,又规划了街道,建起了廉租房,这些房子便不可买卖,不过廉租房差不多也能住一辈子。
在青州,一个月收入四百是很轻松的,而廉租房两室一厅一个月才五十,单身公寓就更便宜了,单间屋子,能用帘子隔出一室一厅来,一个月二十,虽说没有厨房和厕所,但出来干活的人,有便宜的住处,且这住处还能落户,那就什么问题都没有。
三室一厅倒也有,不过只能是大家庭才能租到,最差也是夫妻俩加两个孩子。
虽说青州“本地人”喜欢嘲笑:“那里算什么青州?还不是乡下?那里都是外地泥腿子住的地方。”
不过对外来打工的人来说,并不觉得那里有什么不好,道路也是宽阔的,各类商店铺面也不缺,尤其那房子,虽说方正的有些丑,可也是牵了电线,走几步就有公厕的好地方。
博杜安便是在译语人的引领下到了这个新区。
他到的时候正是百姓们上工的时间,整个新区空空荡荡,像一座死城,他一时不能理解,转头问译语人:“既然没有人,建这么大的城干什么?”
还是只是建给外人看,用来夸耀国力的?
这不少见,夸耀国力的办法其实没那么多,最常见的就是修一栋巨大的建筑,或是雕像,又或是房子,这是最直观的办法,毕竟一个贫穷的国家没有人力物力去建这么一个不当吃不当喝的建筑。
译语人解释道:“那是因为工人们还没有下工。”
博杜安只是笑,他微微点头,觉得自己真是好心,都不拆穿对方。
他想——总不能什么好东西都是华国的,自从来了这里,他的世界观一直都在受到重击。
这里没有贵族,于是百姓甚至可以拉拉扯扯的要去官府打官司,译语人告诉他,在这里,官员们每个季度都会被考核,一旦治下有不公正的事,那么这个官员不仅升迁无望,还可能被关到监狱里去,之后孩子也不能考吏了。
译语人甚至还解释:“这倒不是连坐,也不是血统论,而是担心孩子在这样长辈的言传身教下被带坏,他们如果不走仕途,而是当研究员,或者在工厂,父母的事都不影响他们升迁。”
博杜安不是很理解,不过不耽误他觉得神奇,等他了解的差不多了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华国百姓几乎都是能读书认字的,没几个文盲了。
所以对官府来说,能当官的人随地都是,没必要对官吏那么爱护。
一句话概括就是——你当不好官,有的是人能当。
不过,虽然知道,但博杜安不是很在意,起码这件事对他的生活产生不了什么影响。
同伴在知道后总是嚷嚷:“这才是对的!”
同伴甚至还去打听了华国的历史,格外兴奋地对博杜安说:“以前华国也有世家,就和咱们的贵族一样,收本地的税,垄断知识,平民都是文盲,朝廷要选官,只能从世家里面选,于是世家的势力越大,平民就越文盲,平民越文盲,世家势力越大。”
“我们也可以这样!只要给平民扫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