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女人可以做的事,本国贵女却不能做,这是什么道理?
倭人是低汉人一等,可藤原氏的女人不该低平民汉女一等。
使臣们无论心中怎么想的,起码他们已经习惯和女人们坐在一起议事了,因为知道阮地的官吏中有很多女人,于是也不认为这是一种怠慢,毕竟此时接待他们的是阮地对外办公室的主任,在外国人中非常有名的管主任。
几乎所有阮地对外的政令都要过她的手和眼,倭国如今也是很仰仗阮地的货物。
白银在买不到东西的时候和石头有什么两样?
而现在有足够的货物,能吞吐这么多白银的,也只有阮地。
使臣们也举起饮子去敬管四娘,其中也有人用生硬的阮地官话去恭维她,只是实在太生硬,管四没听懂,只得微笑着点头示意。
“阮姐这些日子有些忙碌。”管四娘坐下后才继续说,“并未怠慢诸位,只是各地民生皆系与阮姐一身,诸位这些日子只管多出去走走,看看我们的风土人情,等阮姐召唤就是。”
藤原得悟这才说:“我们绝非不通情理之人,绝不敢让阮姐放下正事。”
管四娘笑了笑,倒知道藤原得悟的身份,很和善地问:“不知令尊如今身体如何?”
“得蒙贵国照顾,家父身体日益好转。”
“这就好。”管四娘说,“我们这边的医院是要好一些的,令慈令尊若有什么小毛病,也大可以过来看看,两国交往便也如人一般,时常互通有无,关系才能长久。”
藤原得悟微微低头:“是。”
虽说他是藤原家的长子,可比起管四娘这个已然大权在握的官吏,他也只是一个平民。
就是他们这批人回不去倭国了,藤原家会和阮地翻脸吗?绝不会,否则就要守着银山饿死。
客气话说过了,使臣们便开始埋头吃饭——初来乍到,又知道食不言饭不语,此时也就只能埋头苦吃,毕竟是接待外客,酒楼又是青州最大的酒楼之一,做出来的饭菜不仅味好,还十分体面。
刚开始使臣们还食不知味,吃得多了一点,便立刻忘了自己的处境。
倭国人大多胃浅,平日里吃得少,油盐摄入也不多,因此这一桌味重的菜很少,以清炒清炖为主,即便如此,也吃得他们胃口大开。
平日里喜爱的渍物,此时也不愿意动筷子了,腌制的小菜摆在那,只有肉吃多了才愿意夹一筷子送饭。
藤原得悟是常吃汉人餐食的,在家里也一样,雇佣了在汉商那里做过饭的倭国厨娘。
因藤原家不缺钱,可以从阮商那里买到各种香料和调味品,还有铁锅和油,不像以前,有钱也买不到多少,所以藤原得悟吃得还算克制。
同僚就不同了,本来汉话就不好,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尤其领头的还不是自己,那就尽量吃吧,能吃多少吃多少。
管四娘则只是随意夹了几筷子,她这几日太忙,忙到没了胃口。
这会儿也是看使臣们吃得香甜,才激起了几分食欲。
倭国人其实是不太贪吃的,这是他们自幼收到的教育,从小就要学会克制,尤其是克制食欲。
倭国物资匮乏,不克制,那处处都是麻烦,日子久了,这种教育就成了本能,贪吃是大错,足够父母哭天喊地,认为自己生了个混世魔王。
即便是藤原得悟,对食物的欲望也不大,一碗汤一碗饭就是不错的一餐。
可倭人也是人,口腹之欲再怎么克制也不会消失,不少倭人跟着阮商到阮地里,想着挣大钱的是少数,想吃饱肚子,吃肉吃到撑的才是多数。
“明日先叫你们好好休息一天,若要上街最好别走太远,迷路了只要去找吏目就行。”管四娘叮嘱藤原得悟。
藤原得悟正要说话,就听管四娘话中有话地说:“你们带来的货物和白银……”
她笑道:“想来应该能叫你们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