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不要紧,因为法国战役的主力部队,第五十三师的部分主力部队以及部分二十七军的军属重炮,也就是一百五十毫米轻型榴弹炮,一共大约万人兵力已经完成了全部登陆,开始从勒阿弗尔启程朝着巴黎杀过去。
但是印度军团的规模,却已经超过了十万人,编成有印度军团八个师以及八个混成旅/团,除了在印度当地执勤外,还被广泛派驻到西亚、非洲、美洲以及现在的欧洲执行任务。
不是说楚国人枪炮无敌,用的是超越时代的后装线膛枪炮吗?怎么这用的还是和自己差不多的滑膛枪炮啊?
但是真正打过之后,法国人才发现,尼玛这支不像是楚军的楚军,竟然也能吊打自己……
因为相对各国土著军队,他们的装备更加精良,都是滑膛枪,但是火帽击发枪和燧发枪可是两个概念,击发率天差地别。都是滑膛炮,但是能打一千多米,并且发射木制弹托金属圆盘引信榴弹的滑膛炮和只能打几百米,发射实心炮弹的滑膛炮也是天差地别。
在实战中,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去多年的实战当中,实际上印度军团这种在楚军内部里,被定位于低成本廉价炮灰部队的十八线兵力,用的也只是前装滑膛枪炮,但基本依旧能吊打各地土著的军队。
平安级登陆舰的存在,让登陆作战变的更简单,方便。
印度第四师就是其中一支,三年前被派驻到南非地区执行作战任务,数月前接到命令集结并前往欧洲,然后坐着运输船抵达加的斯。
总之大楚帝国的武器出口是看碟下菜,维持一定的地区平衡,同时赚取更多的利润,更不能让出口武器威胁到自身。
用来跨海运输地面作战兵力以及物资的运输船,一般都是比较大的远洋海船,小的都有上千吨,普遍三四千吨为主。
诸多种种原因,才让帝国海军琢磨着搞一种专门的登陆舰,如此才有了平安级登陆舰。
这也有效的支援了地面部队,也就是印度军团第四师下属第十一团的作战。
在印度地区,当地土著的军备水平处于冷兵器和火绳过渡时期,他们也能自产一定数量的火绳枪,因此在印度地区包括波斯地区的单兵武器出口,主要是火绳枪,冷兵器一起出口,对波斯也卖点燧发枪。
而这些驻防任务耗费了不少兵力,使得第二十七军可以动用的兵力就少了很多,至于抽调主力正规军过来,那是不可能的……正规军太贵,往欧洲派遣一个名义上属于乙等师,实际上却按照甲等师标准编制配给的第五十三师已经足够用了。
此外因为不需要考虑预备役体系,不需要每年都退役一批士兵作为预备役骨干,健全动员体系,所以仆从军的服役年限很长,服役年限前期是十年,十年合同到期后只要身体没啥事,不伤残,也愿意继续服役还能继续服役……五年一签。
这一次法国战役同样如此,充当前锋,肃清周边的小鼓零星敌军,同时进行武装侦查这种任务,自然由印度第四师来承担。
这些人,和印度那边的其他种姓的印度人,可不是友好群体,甚至是敌对的……基于印度地区独特的种姓文化传统,印度军团的贱民士兵们,在印度地区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一向来以对待其他种姓的印度人凶残而著称……有时候都不是为了执行任务,单纯是为了杀戮而杀。
这样就可以让正规军腾出手来,执行各种正规的野战任务,并让正规军避免大量伤亡。
这迫使法国人匆忙中到处抽调兵力增援巴黎,这能够短短半个月里集结三万正规野战军增援巴黎,再加上原来的五万兵力,凑足八万人保卫巴黎,这已经是法国人现阶段能做的极限了。
更不要说仆从军虽然成本低,但是那是相对而言的,实际上仆从军的伙食供应什么的也挺好的,大鱼大肉别指望,但是基本的饱饭还是有的,这伙食好了,训练强度自然也上来了。
这支内河船队,其实对于法国人而言的确和魔鬼也没啥区别……他们又不是来郊游的,而是来打仗的,所以一路沿江而上的他们除了不断的测量航道水文情况,为后续更多的大型船只进入塞纳河奠定条件外,还会对河道上的法国人的船只进行扣押乃至击沉。
这一次登陆法兰西的各类船只,一共达到了七十多艘,而这还不包括一些只有更小吨位,比如只有七八吨、十来吨的一批内河巡逻艇,运输艇,拖船等。
但是大楚帝国的海外登陆行动又非常多……三天两头就搞一场登陆,其中部分登陆行动其实规模也不算太大,为了小规模登陆就搞个临时码头之类的太奢侈!
不过平安级登陆舰这种新锐的特殊辅助军舰数量其实不多,同时也只是用来前期的抢滩登陆,并不能作为常规的渡海登陆运输船只使用的。
毕竟之前的地面作战兵力还是少了点,主力只有一个第五十三师,协助兵力只有印度军团第三师,但是需要控制作战的地方却是很庞大……不仅仅是欧洲地区,非洲的北部地区同样是属于他们的防区,葡萄牙那边需要驻防一定的兵力,北非摩洛哥也需要一定的兵力,西班牙那边也需要大量兵力来维持。
同时作为炮灰部队,哪怕伤亡超级大,也没人会追究军方的责任,甚至都没几个楚国人在乎……如此军方使用这些仆从军的时候就没什么顾虑,死光了大不了再招募一批就是了。
这一登陆法兰西也同样如此,一共凑集了中大型运输船三十二艘,这三十二艘运输船里一部分是海军的专业运输舰,包括多艘专业运兵船以及多艘散装运输船,还有十几艘是西洋贸易公司旗下的武装商船。
在法国也不例外!
登陆法国后一路北上,印度军团第四师连续重创多支法兰西军队!
随着欧洲贸易自由计划的展开,西洋贸易公司也是深度参与其中,主要提供武装商船协助运输,登陆,同时公司旗下的数千名武装雇员则是分散到各地的已占领港口里执行驻防警戒,肃清任务。
然而楚军还真就发起了跨海登陆,直接登陆攻占勒阿弗尔,然后沿着塞纳河一路逼近巴黎。
如此诸多种种加起来,也就导致了印度军团这种仆从军依旧能够吊打各国土著军队……
不过即便如此,也是让大楚帝国的登陆能力出现了跨越式的提升。
楚国人的武器出口,并不是有什么就出口什么,也不是土著想要买什么就能买什么,而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出口。
对此,法国人的感触非常深刻,塞纳河沿途两岸的不少城镇都遭到了楚国远征军的内河炮艇舰队的炮击呢,损失惨重的很。
同时仆从军的服役时间非常长,诸多士兵以及印度仆从军官们的作战经验非常丰富……
但是他们也不可能把所有兵力都放在巴黎附近,其中相当多一部分实际上都派到了法国和西班牙交界处……
印度军团第四师,这是一支三个月前才抵达欧洲的作战,以增加陆军在欧洲地区的作战兵力。
这就是为什么楚国人只在印度地区招募贱民的缘故……你完全不用担心这些贱民组成的印度军团,和印度当地的高种姓群体乃至普通种姓群体混在一起反对楚国人。
从塞纳河下游,驶来了一群没有风帆,反而是冒着滚滚浓烟的船只逆流而上!
最终陆军方面决定从非洲抽调了第四师加强欧洲地区的次等兵力,而非洲地区的缺额,则是继续从印度那边抽调兵力补充。
经过多年的使用,如今的印度军团在楚军里的作用已经比较大,同时数量也非常多了,毕竟这种炮灰仆从军是真心好用。
比如步枪使用的都是正规军逐步退役下来的前装滑膛火帽击发枪,也就是二十一/二十三年式步枪,这玩意的生产装备数量非常大,累计达到两百多万支呢。
如今这两百多万支火帽滑膛枪逐步从正规军里撤装,如何处理也是一件麻烦事,出口是不可能的,这东西过于先进,暂时没出口的必要性……要知道楚国如今的出口枪械,主力还是火绳枪,燧发枪出口数量其实都不多!
不过印度第四师也就万把人,虽然战斗力比土著军队强一些,然而法国人如今也是进入了线列时代,同时又在持续征调、集结更多的兵力准备拦截楚军的入侵。
怎么说呢,陆军也要用这玩意,而且这东西是真心好用,所以哪怕有军中矛盾在,也得捏着鼻子支持。
而帝国的仆从军,实际上除了印度军团外,还有其他几支,比如招募波斯人组建的一支波斯军团,招募东北非地区的当地人组建的北非军团,还有招募扶桑人组建的扶桑军团,只不过后三者的数量都很少,只有几千人,数量最多的北非军团也不过一万多人人……这些仆从军军团一般都被派驻到印度执勤。
平安级登陆舰一经面世后就受到了陆海军的极大欢迎,这也是陆军方面仅有支持海军大规模装备的舰种,这对于大楚帝国里军中矛盾比较严重的军方里是很难得的……
欧洲地区的武器出口也是以燧发枪为主。
但是八万人就能够挡得住楚军吗?
要是那些土著国家光靠堆兵力数量就能挡得住楚军的话,大楚帝国也不可能称霸全球了。
在绝对的武器装备优势以及先进战术面前,纯粹的兵力数量没有任何太大意义。
巴黎保卫战也不会是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