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心里是愿意这样做的。
因为这可以省下给工人发工资的钱,还能赚到一笔借调费。
不过让他感到顾虑的是这样做合不合规定?
如果真像孟东所说的那样已经有工厂这样做了,那他们也可以这样做。
所以他打算核实一下再说。
孟东看出了詹厂长的顾虑,于是接着说道:“詹厂长,根据我了解到的情况,你们机械厂目前十分困难,就连发工资都难!不但如此,你们厂还欠了外面很多钱!”
“如果你们跟我合作的话,就可以解决一部份你们的困难。”
“虽然解决不了全部的问题,但至少可以让大家知道你们在努力了。”
“我想请您向上级反应一下,然后尽快给我一个答复。”
说着,孟东就把自己的名片放在詹厂长面前的桌上。
“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我的电话。”
“如果你们不想跟我合作的话也请告诉我,我好去找其他工厂谈合作。”
说着,孟东就站了起来准备离开。
因为他知道这种新型的合作模式厂长一个人无法答应,而是要向上级汇报后才能决定。
“孟老板,您的厂是生产农具的,而我们是机械厂,我们有工人有设备!”
“我们能不能这样合作,让我们给你们厂生产农具?”
詹厂长看到孟东要走,于是立即说道。
“目前我们厂刚刚起步,所以我们生产的农具的数量不会多,暂时用不上你们厂来代工。”
“不过我相信农村对农具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到那时有你们跟我合作那当然可行了。”
孟东说道。
“孟老板,有关借调工人的事情,我会尽快给您答复的。”詹厂长点了点头。
送走了孟东,詹厂长一个人在房间里转了几十圈。
他心里一直在琢磨着孟东开出来的条件。
一次借调三十多名工人,这每个月省的工资费用就有五六千了。
再加上借调费,那省下来的费用就接近一万。
虽然这些钱对于这么大的机械厂来说不算什么,但重要的是这能让上级看到他在努力工作,在想尽一切办法解决机械厂的困难。
这点非常重要,因为这是态度问题。
另外,万一孟东的农具厂发展起来的话,那他们机械厂就可以从农具厂接到一些活。
这样又可以给机械厂增加一笔收入了!
如果能做到这两点,到时就算机械厂仍然经营不下去了,但至少他这个厂长问心无愧,也对上头能有一个交待。
想明白了这些,詹厂长立即叫上秘书开车前往上级所在的办公大楼。
上级在听取了詹厂长的汇报后,感到十分欣慰。
虽然一个月省下一万元并不能解决机械厂的难题,但这至少开了一个好头嘛。
而且这说明詹厂长心系机械厂,在想尽办法解决机械厂面临的困难,这种态度十分难得!
和其他几个同样经营困难的工厂比,机械厂的厂长要显的积极主动的多!
“詹厂长,我支持你的想法!”
“虽然这样的合作扭转不了机械厂的困难,但至少可以帮到一些工人改善生活!”
上级立即表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