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说的好像有道理啊!我们平时做的差事就是周而复始的吗!那么两次科举出一样的考题不是也正常吗,关键是看答题人两次的答案是否有所进步啊?有进步那么进入朝堂之后他做重复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好了!”
“不错不错!要是没有进步的话,就说明他不适合朝堂的工作了!而且居然还有人明知道是二次科举,哪怕题目一样又能如何!你会就答吗!这个时候耍小性子?多大的人了啊!”
“可不是吗!原来殿下此次科举的目的亦或者是挑选人才的方法,不是看科举最后的分数啊!而是看他们两次科举之后是否有进步啊!不过也是同样的题目吗!你没有点进步呵呵呵!那朝堂要你干嘛!”
“嘶……牛逼!还是殿下选人的办法牛逼啊!”听了李恪的话武将们那边叽叽喳喳开始说个不停了!是的李恪给了曹洪明解决办法了,换句话说他也不是不想一口气弄死世家,但是自己不给曹洪明办法世家就没有办法了吗!死无对证不会吗!将参与科举并且出事的人都杀了什么的,亦或者是让他们跑了找死士代替他们去死什么的,你朝廷想借此去找世家的麻烦也是很难的,而古代吗尤其是世家,办事情的时候很果断的!换句话说这事你没有抓到贼子的手脖子上,你想将此事办成铁案很难,而且李恪也需要让李世民认识到跟世家的博弈不是那么简单的!粮食事情表面上坑了世家,可就目前看呵呵呵!人家也没有伤筋动骨吧!一旦有人高价收购了他们手里的粮食呢!他们反而赚了一个盆满钵满了,而科举这事大家都知道舞弊了,但是人家也会想对策不是!所以李恪想方设法的抬高了曹洪明的价值,同时也让李世民知道就算自己这边设计好了一切,到头来都可能什么也得不到好不!也只有这样自己的地位才可以更加的稳健不是吗!毕竟回来的这段时间李恪也知道了很多事情,不说其他的了,就那些兄弟都在皇城意欲何为他不知道吗!既然不能一巴掌拍死世家,那么自己就要在这件事情上利益最大化了!毕竟父皇拿到了口实就算世家认输了,也是父皇跟世家去谈判得到好处啊,而自己呢!
“各位大人说的不错,本王就是用同样的试题来给朝堂挑选人才的,毕竟科举科举也没有举办几次,那么本王这种挑选人才的方法难道不能试一下吗!而现在看好像结果也不错,有自大者不愿意做重复事情的自然就出局了,也可能有此次答题不如上一次的同意是出局了,而这一次考卷比上一次答的好的恐怕也是大有人在了,那么优中选优没有问题吧!毕竟能来参加科举的都是大人了,这个时候耍小性子呵呵呵!说的过去吗!所以这样的人永生不能为官也不为过对吧!当然了这个是朝堂的决定了本王不会干涉,可问题是之前本王跟各位大人说的很明白吧!而各位大人也都答应了本王了对吧!那么问题来了那些人没有听各位大人的啊!各位大人的意思是他们科举没有出全力,是因为他们不稀罕答两套一模一样的题目,可你们给出这样的解释本王不认可,本王就认为他们就是能力不成,之前有人泄题给他们了,他们才答的很好,可是现在呢……”李恪话音未落曹洪明说道:
“殿下!说这话要讲究证据啊!”
“证据有啊!你们说那些举子是因为答了同样的题目才胡编乱造不好好答题的,可试卷上显示的是他们答出来的题目呵呵呵!驴唇不对马嘴吧!所以那些举子现在说什么本王不会相信的!因为机会给了他们啊!他们自己不认真答题现在本王不看别的啊,本王看的就是试卷上的结果有问题吗!”李恪说道:
“不是……如果殿下不相信的话,可以让那些人进京然后现场作答如何?”阴弘智说道:
“大人啊!闹呢!如果将来每年科举之后大家都说今年出的题目太烂,我们不想答所以故意没有答好,那不是我们的真才实学,要不然陛下如果不相信我们可以亲自给陛下再答一次,保证让陛下满意!请问这样可以吗!要知道这中间哪怕过去了一炷香的时间,都可能有人给他们写好了答案然后让他们背诵下来之后说出这样的话来,所以今天这事如果各位大人同意了那些举子们的说辞,呵呵呵!试问以后科举还有必要举办了吗!”李恪问道:
“那不一样吧!两次科举是一套题大家可以这样,以后的科举都不是一样的题目了,其他人就算想要效仿也不成了啊!”王长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