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www.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隋唐天字七书 > 第253章 大肚能容难容事,幽州虽远又扬尘

第253章 大肚能容难容事,幽州虽远又扬尘(2 / 2)

 推荐阅读: 我们的冠军 我带凡人女子修仙长生 大暗无界 明日无瑕 重返二OO二 萌学园之特殊之星 强制乖宠,被疯批大佬掐腰温柔哄 诡异长生:从为始皇炼丹开始 倚剑诸天行 豢养
最新网址:www.hbcjlp.com

李世民召见魏征,他语带责备地说:“汝离间我兄弟,何也?”

魏征毫不惧怕,正面回击李世民说道:“皇太子若从征言,必无今日之祸。”

可见当日情势,双方已势成水火,难免兵刃相见,但李世民更狠更冷,侥幸提早发动而已。

时也,命也,夫复何言!

李世民虽然责备魏征,但他既然已决定做历史上的明君。

魏征就是一个香饽饽,必不可少了。

李世民素来重视人才,魏征早就声名在外,君臣一遇,自此不疑,他们之间,将谱写一段纳谏的神话。

正如王圭公平允当地评价说:“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魏征。”

有些近臣和老臣,就非常有意思。

宇文士及就是其中的一个,作为重臣,又是亲戚,难免和李世民有很多独处的时间。

有一次,他陪李世民在树下散步,李世民随口赞美这棵树很漂亮,宇文士及打蛇随棍上,对着这棵树极尽赞美之辞。

作为皇帝,李世民听惯了奉承的话,但宇文士及过于夸张,连李世民都有点顶不住了。

他站直身体,语气严肃地说:“魏征常劝我远佞人,我不悟佞人为谁矣,意常疑汝而未明也。今乃果然。”

宇文士及非常圆滑地拍了一个马屁,其实,这也是所有帝王,即使再贤明,也免不了的一种心态。

宇文士及半真半假地说道:“南衙群臣,面折谏诤,陛下常不举首(被骂得心虚低头)。今臣幸在左右,若不少顺从,陛下虽贵为一天子,复何聊夫。”

李世民解颜为笑。

这说明即使有主观的纳谏意识,但谁都是泥菩萨,内心深处,都有另一个自己需要放飞。

伴君如伴虎,明如李世民,贤如李世民,自制如李世民,也概莫能外。

玄武门事变之后,李渊事实上已经处于一种投闲置散的境地。

李世民正式登基的事情也紧锣密鼓地进行,程序还是要走的,他先被李渊下诏正式立为皇太子。

李世民迅速稳定了长安的政局,但作为事件的余波,太子和齐王二府,还有不少干将散落于地方,尤其是他们曾经亲自征伐过的河北地区,隐有不安的迹象。

幽州(今北京附近)是祸乱的根源。

当时的幽州大都督是庐江王李瑗,他本身懦弱无能,当年在江南讨伐蛮民,人马精悍,又占据压倒性的兵力优势,都需要依靠李靖的谋划才有收。

现在独守要镇,自然需要配备强干的武官。

这个武官就是王君廓,他也确实是个狠人。

在隋末,王君廓做盗贼起家,改邪归正,投降李唐之后,成为独挡一面的将领。

他的成名之战,是在幽州抗击突厥,一次俘斩二千人,缴获五千匹马,相对于本身的战绩,更出名的是李渊对他的奖赏方式。

这是一次可以吹一辈子的奖励,足以光宗耀祖。

李渊专门赐给他一匹御马,还让他骑上马,风风光光地驰出宫殿,这是无上的荣耀,足以轰传天下。

并且,李渊还给他在群臣面前做了一个广告,李渊无比赞赏地说:“吾闻蔺相如叱秦皇,指皆出血。君廓往击窦建德,将出战,李靖遏之,君廓发愤大呼,目及鼻耳一时流血。此之壮气,何谢古人,不可以常例赏之。”

这一匹马一番话,成为王君廓人生的巅峰。

幽州是他的福地,也是他功业开始的地方,所以,让他做庐江王李瑗的副手,正好合适。

李瑗着意结交这个上了皇榜的武将。

最简单也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和王君廓结成儿女亲家,本来他们可以成就一段佳话,但世事难料,他们因为李建成而分道扬镳。

作为大唐根正苗红的太子,也是未来的皇帝,毫无疑问,李建成获得了要瑗的支持。

外官结交内臣,一样存在风险,尤其一方涉及重罪时,双方基本难逃清算。

李建成刚死,长安就派了崔敦礼到幽州召李瑗入朝。

李瑗思前想后,觉得去或不去,下场都不会太美妙,忧惧成疾之下,他和几个腹商议对策。

一来二去之间,事情就变得不可控制了。

王君廓对他说:“宁得拥兵数万而从一使召耶!且闻赵郡王(李孝恭)先以被拘,太子、齐王又言若此,大王今去,能自保乎?”

两相无依之下,相对而泣,既然始终不得善终,李瑗准备搏一下自己的命运。

幽州有对抗中央的本钱,实际上,自唐以后几百年,帝国的东北部,都成为一种事实上的半独立区域,因为要北抗北方的游牧民族,必须重兵中粮厚供,加上地理位置优越,进可攻,退可守,内引外联之下,只要其将帅有足够的影响力,都可以成为一方的土霸王。

李瑗肯定不在此列,但他想试一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