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宝藏的秘密,就在这武英殿上,在那静默又肃穆的青铜编钟里。
所以呢,后世就有不少帝王想要解开这机关,得到那编钟里的秘密,然后扬我国威,在四海之外抓个倒霉鬼耀武扬威一番,也算青史留名了。
只可惜,那古朴的编钟在武英殿上挂了这么多年,愣是没人能够解开这机关。
因为那旨遗诏的存在,也没人敢直接将编钟给拆下来。
一国皇帝,竟然解不开一个小小的机关,就算这机关是先祖设下的,传出去也十分的没面子。
于是在武英殿建成后的二百三十七年,当时在位的梁英帝想了个办法:昭告天下,说不是自己解不开,而是出于对先祖的尊重,对大徵国力的自信,不需要去解那武英殿上的机关。
就让它作为王朝的见证,世代流传下去,也不失为一桩美谈。
这样的挽尊之举,在朝廷上,大家心知肚明。
可对百姓而言,没有什么比“世代流传”“流芳百世”这类字眼更有魅力的了,纷纷觉得梁英帝不仅有孝道,还有大智慧,一时间民心所向,对他的政策一呼百应,更是在民间给他立了牌子和庙祠,待遇可谓百年难得一遇。
这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举动也给后世提了个醒:把武英殿里的秘密留着,可能比解开它更有用处。
于是一代代下来,武英殿上的机关和编钟,渐渐的就没人去管了。
到如今,甚至已经没什么知道这机关和编钟的渊源,只把这些当做了奇怪的装饰品,无人再无过问。
若不是卫凌去查了宫史,风见早都不知道自己来过这么多次的武英殿,还有这么一段。
“所以结果就是。”
盛筱淑给卫凌这么长一段的解说做了个总结,“这机关监察司也没有头绪。”
卫凌脸上出现了一瞬间的空白。
“噗嗤。”
风见早轻笑一声,语气轻松道:“真难得看到卫凌吃瘪,不过这件事还真不能怪他。在你来之前,朕找了宫中的巧匠大师看过来,这是一种叫做牵丝扣的机关,寻常只有四根银线,每多一根银线汇聚到机括当中,都代表要多上数十种变化。而此处的机关……何止是有四十根啊。”
盛筱淑抬头看了一眼,那些极细极漂亮的银线此刻在金色阳光的映照下纷纷显露出身形,上次来还没看全,现在才发现,在那穹顶之上,被染成了金色的线几乎汇聚成了一道涓涓细流,一时间根本分不清有多少根。
她问:“非得要找出规律来才行吗?”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卫凌说。
除非直接把东西拆下来,可先不说这不知道多少年的古董本就价值连城,对皇室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就算风见早他舍得拆,但盛筱淑是要找出这机关和编钟里藏着的秘密,不是想要这个机关。
这就有些难办了。
牵丝扣……
“我记得牵丝扣的解法是,将机括的银线按照固定的顺序,将每根银线拉到对应的点位。”
谢维安悠悠开口说:“东葵君主设计了这个机关,终其一生也没有自己打开过,后世的人也解不开。那这个机关设计出来的意义是什么?”
他的话让盛筱淑眼睛一亮。
是啊!
如果是想要彻底将里面的秘密埋葬,那随便找个角落,一把火烧了不是更稳妥?
废那么大的劲设计一个没有人能破解的机关,他图什么呢?纯粹无聊吗?不可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