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张之彦之所以能在庞谦死后,升任平章政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他获得了北府禁军和东府禁军的支持。
剩下的南府禁军和西府禁军,一个被赵高掏空了底子,一个被隆兴帝自己打断了脊梁,完全不用在意。
而北府禁军又是禁军中战力最强的一支,而除了北府禁军,东府禁军也是有一些可用之地的,比如东府禁军的三百门火炮。
所以,张之彦以自己的身份,伪造一封认命自己为东府禁军统领的诏书,完全不在话下,而且,就算没有诏书,依他平章政事的身份,拿下东府禁军的控制权,也完全不在话下。
“那为父,今日就出城,最晚明早,你就把咱们全家人都拉出城,然后和为父汇合,到时候,你亲自去接触替天军,想来有了东府禁军,宁昇一定会给咱们一个满意的条件。”
张之彦的话说完,就笑着看着自己的儿子,张禄阳也是意味深长的笑了笑,随后拱手回道:“父亲放心,儿子马上全排,明早城门一开,儿子和母亲,以及几个兄弟姐妹,几个小娘,就会分批出城,和您汇合。”
张之彦点了点头,挥了挥手,让自己的儿子退下,随后转身进了书房,半刻钟后,张之彦改换衣装,在几名心腹的保护下,成功出城。
只是张之彦不知道的是,就在他计划投靠替天军的时候,另一只替天军,也在慢慢的靠近洛阳。
那就是高伯山带领的军队。原本,高伯山在洛阳之西,扫荡梨亭,连连拿下数座县城,这让高伯山越来越兴奋。
他似乎已经预见了自己成为打下洛阳,成为首功的时刻。
所以,高伯山带着自己麾下的军队,直接越过了西府禁军,向洛阳西北方向,突袭了八十里。
此时的高伯山,手下只有两万人,他本部三万人,分兵数次,就借着机会,整编了降军,分散了实力,要不然若是三万大军齐备,高伯山一定会直接进攻西府禁军,断洛阳一臂。
只是高伯山虽然兴奋,但他也清楚,大宋,瘦死的骆途比马大,也绝对不能小觑,所以才带着两万人,突袭洛阳之西北。
可当他到这里的时候,却越来越让他疑惑,西府禁军由于他隐藏行迹,没有察觉也就罢了,可这洛阳北府禁军,可是禁军之最,没发现他也就罢了,竟然完全没有反应。
为此,高伯山一连派出了十几路侦骑,得到一次又一次的北府大营空虚的消息,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尽管高伯山不知道北府的禁军去了哪里,可他知道,这是天助他高伯山,取得首功。
所以,高伯山一分钟都等不下去,派遣自己最精锐的一百户所的军士,化妆成平民模样,悄悄进了城,准备今晚,里应外合,攻进洛阳。
不得不说,高伯山真的是天助,此时的洛阳,替天军进攻的消息,传的沸沸扬扬,正是人心浮动,几乎全城的人,都在想怎么逃出洛阳。
若是这个时候,高伯山能直接攻入城,那这大宋的中心,不用他费什么力,就得自己土崩瓦解。
最重要的,是此时的隆兴帝,已经在计划南狩,而被他倚重的张之彦和庞逊,一个在想着投敌,一个正在花天酒地。
可以说,此时的洛阳,就是个不设防的城市。
午夜时分,高伯山带领着大军,一路悄悄接近洛阳的徽安门。
之所以选择徽安门,是因为这里是整个洛阳的北大门,而且进城之后,一路都是平地,且靠着宫墙,如果速度够快,高伯山就可以在进城的同时,围住皇宫。
并且选择徽安门,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高伯山并不想把隆兴帝逼得太紧,所以特意留下了西南东三个方向,让他有充足的时间可以逃走。
高伯山是反贼不假,可隆兴帝毕竟是整个大宋的皇帝,就连他的主子宁昇,也曾经是大宋的臣民。
以臣民弑皇帝,大不敬的事,高伯山并不想担上这个罪名。而且就算真的抓住了隆兴帝,对他高伯山,甚至对宁昇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包袱,所以,让隆兴帝逃走,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