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千仇之所以要从这个华族商贩的嘴里套话,就是想侧面印证一些事。
李信当然可信,但他毕竟是异族,不能全信。
而现在,方千仇从这小商贩的嘴里,印证了李信的话,是可信么,那也正好,算是给他这一行,奠定了基础。
方千仇带着李信和一众伪装成商贩的军士,出了小集市,向着北方的巴哈林贵族聚集地进发。
一路上,方千仇已经有了想法,对于这巴哈林部落,一味的笼络是不行的,狼族已经太强大了。
强大到足以让整个大宋在最强盛时期,都会被狼族吓得颤抖,所以,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从李信那里,方千仇已经知道,巴哈林部落是整个狼族,一百多个部落中,中型的部落。
人口有五万左右,带甲之士也有一万五千有余,而且,真的论起来,狼族一直是男女皆可为兵的,在草原上,拳头,永远才是最大的。
所以,方千仇的策略,就是要在巴哈林部落最需要的东西上下手。
那什么才是巴哈林这样一个草原部落最需要的,东西呢?无他,只有铁器、粮食和盐巴。
草原部落随水草而居,有草原的地方,就会有狼族的存在,可草原太冷,一到秋天,这些草原部落刘会南下打草谷,抢夺大宋边境的粮食和人口,为过冬做准备。
如果,方千仇所在的替天军,可以通过贸易,为巴哈林提供充足的粮食和铁器。
方千仇相信,他一定能打动巴哈林贵族的心,那样的话,方千仇不信这些草原部落贵族们,不会心动。
没人愿意打仗,如果这种贸易,能够坚持下去,把整个巴哈林扶持成替天军的在草原上的一个代理人。
方千仇更坚信,巴哈林会逐渐成为整个草原狼族中,强大的一个部落之一。
“公子,事情不太对啊,咱们走了几十里,一个狼族的人都没见过,这明显有问题啊。”
李信的话,打断了在思考的方千仇,他缓缓抬起头,看了看前方和左右两侧,发现确实没有人。
方千仇也很是疑惑,转头看向李信,问道:“确实不对,你有什么想法?”
李信似乎早就想好了怎么说,他拉了拉缰绳,靠近方千仇,解释道:“公子,这个时候,还不到狼族打草谷的时候,咱们走了几十里,都没见过一个人,这就说明巴哈林这里,一定出了事,而且,很可能是战事。”
顿了顿,李信又抬起头,指着正北方,说道:“公子,你看,出集市时,我们也曾遇到过一些人,可这些人,都是出了集市向西或者向东,只有北边一个人都没见过,这就说明,北边的巴哈林部落,一定出了什么事,而且,很有可能就是和这边的其他部落有了冲突。”
“在草原上,部落和部落之间,如果有了分歧,通常都会先打一仗,如果能分出胜负,那这件事,就由胜利的一方处置,如果分不出胜负,那就要两方部落族长,向部落所属王帐报备,由王帐处理两方分歧。”
“而现在,东西两方都有人到集市购买物资,可北方巴哈林,一个人都没见过,末将以为,很可能是巴哈林和东西两方的部落有什么分歧,巴哈林部落之前已经完成了备战,准备向自己的敌人下手了。”
方千仇听着李信的话,点了点头,回道:“怎么说,你还有什么依据吗?”
李信点了点头,回道:“公子,巴哈林部落在整个草原中,只能算是中型部落,可在这片草原上,确是最大的一个。”
听李信这么说,方千仇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如果巴哈林部落在这片草原上是最大的,那巴哈林部落一定是想用拳头让周边的小部落臣服。
草原上,就是这样,谁的拳头大,谁就有话语权。
想通了这一点,方千仇又对着李信说道:“如果是这样,那就说明,目前来看,巴哈林是想成为这片草原的霸主,而且很可能是想获得更大的利益,那就说明,这次,我们来对了,是吗?”
李信听完了方千仇的话,知道他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于是点了点头,回道:“是的,公子,草原上的争端,一般有三种可能,一种是为了女人,一种是为了草原的归属,而最后一种,是为了决定跟随王帐出兵的数量。”
“目前按照末将的猜想,这时候不是打草谷的时候,那很有可能,巴哈林和其他部落的争端,就是因为前两种。”
“现在是夏天,是整个草原抢婚的时候,所以,末将猜想,这次的争端,多半是因为女人。”
方千仇听了李信的话,点了点头,没在继续追问,李信的话,很可信,毕竟他也曾是一个部落的继承人。
而事实也确实如同李信的猜想一样,巴哈林部落,是因为女人,和其他部落有了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