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骏宗和韩弘士对视了一眼,又看了看坐在对面的高伯山和刘植,对着韩弘士点了点头,这才站起身,对着宁昇拱手行礼。
“大帅,现在我军,拿下大同城,而各部都有扩充,高伯山和刘植所部,已经扩建至三万人,范喻之所部,扩充至一万五千人,韩麒将军所部,也整编至一万五千人,秦千傲将军的亲卫羽林营,也扩军至两万人,再加上整编的,十五万西军,我军足有二十多,近三十万人。”
“大帅,在下认为,现在应该派遣使者,出使陕甘、河北和济州等地,稳定几大反王,为我军出兵京畿,争取时间。”
“另外,大帅,西军急速整编,改换旗帜,但战斗力是否有下降,目前不得而知,在下认为,也应当派遣使者,入肃州了解具体情况,最好能让杨泽派兵到大同,同我主力军汇合,共同发兵京畿。”
李骏宗说完,拱手行礼,退回自己座位上,坐好不在说话。
宁昇听了李骏宗的话,点了点头,随后开口说道:“从晋阳传回的信,也已经把晋阳的情况,都说清楚了,晋阳守军目前三万人,分别在张云伟、叶海泉和澹台蟾蜍以及沈二狗的带领下,修缮城池,整编大军。”
说到这,宁昇顿了顿,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把宁文带领的新军也说出来,给众人在加一颗定心丸。
短暂的沉默之后,宁昇还是决定都说清楚,随后再次开头说道:“目前,我儿宁文,在矿上留守刘锦渊的陪同下,带领矿山两万五千新军,也在赶来大同的路上,也就是说,目前我替天军整体军力,已经超过三十万。”
在宁昇说完这些话以后,高伯山和刘植都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宁昇。
他们听的很清楚,矿山两万五千新军,在此之前,他们可从来都不知道,矿山那里,还有新建军队。
高伯山和刘植面面相觑,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但是刘植最先反应过来,起身行礼,对着宁昇说道:“恭喜大帅,贺喜大帅,我军扩充三倍有余,天下必归大帅所有。”
在场的所有人,在刘植这番彩虹屁之后,也都赶紧排着队站在刘植身后,对着宁昇行礼,顺着恭喜的话。
尽管这些人对于替天军的夸赞,毫不吝啬,但这不代表宁昇就真的只知好事了,因为他看的很清楚,韩弘士和段志毅,坐着没动。
宁昇若有深意的看了一眼韩弘士和段志毅,这才开口问道:“左军师,段将军,不知两位有何看法,我军可出兵京畿,争夺中原吗?”
其实宁昇这样问,就是在逼着这两人表态,出兵洛阳,本就是他们两人的建议,怎么可能他们两人在那儿拘着不说话。
韩弘士听了宁昇的话,赶紧站起身,拱手行礼,对着宁昇说道:“大帅误会了,在下只是对我军有这样的军力有些震惊,原本在下以为,西军易帜,已经是最大的惊喜了,没想到,我军还有新军和晋阳守军,这可真是可喜可贺,出兵京畿,势在必行。”
听着韩弘士的话,宁昇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转头看向段志毅,问道:“那,韩将军,不知你有什么看法?”
段志毅被宁昇这话问得,有些迷茫,似乎是没想到宁昇会问他,抬头看了一眼宁昇,在看到他确定的目光后,这才确定了宁昇是在问他。
段志毅站起身,对着宁昇拱手行礼,回话道:“禀大帅,末将以为,我军经过一个多月的修整,已经有了一战天下的实力,目前我军兵员充足,唯一可虑者,是粮食不够,再有就是骑兵战马也有些缺少。”
“所以,末将以为,西军暂不用动,只需从肃州调遣战马,充实我军骑兵。同时应该将新军留下,驻守大同,防备东西两处反王,浑水摸鱼。”
“由此,我军可由大帅统领,全军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西军仍旧驻守肃州,防备狼族南下。第二部分当由韩麒将军统领,再配一大将,驻守大同。”
“第三部分,当命令晋阳守军,自此后,调配军粮,支援我军。第四部分,当由一上将,领兵向东,防备河北和济州,保证我军后背。”
“最后一部分,当由大帅统领,并高将军、刘将军和范将军所部,汇同大帅羽林营,出兵京畿,由黄河南下,直攻洛阳。”
段志毅说的很简单,但条理清晰,内外有别,嫡杂兼顾,当真是把整个替天军,安排的明明白白。
宁昇对于段志毅和韩弘士的话,表现的很满意,尽管这些话,他已经在内堂听他们几人说过一次。
当然,宁昇在内堂的时候,并没有把宁文和刘锦渊率领新军赶赴大同事说出来,这是他刻意为之,身为上位者,他必须保持一种神秘,让自己麾下的这些人知道,该让你知道的,自然会让你了解,不该让你们知道,你永远也别想知道。
宁昇看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又看了看韩弘士和李骏宗,见他们两人都不反对,这才站起身,对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下命令。
“那现在,本帅命令,行文肃州,调遣战马,韩麒为大同统领,并刘锦渊驻守大同。”
“令叶海泉抽调晋阳守军一万,并澹台蟾蜍和沈二狗,领兵向东,震慑河北和济州。”
“最后,右军师李骏宗征调湟河渡船,高伯山和刘植以及范喻之,整顿本部兵马,随时准备由湟河乘船南下,征讨京畿洛阳,解救中原大地百姓于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