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城太大了,宁昇自认为李骏宗说的没错。替天军刚起兵那年年底,他也曾带兵攻破过大同城,可那次,是诱敌出城,再聚而歼之。
可现在不一样,大同城城门紧闭,城墙上旌旗招展,五十多座望楼,尽百窝辅。况且大同此时尚有超五万以上守军,其他地方,也还有三两万的地方军,真要是强攻,伤亡一定是小不了的。
宁昇在想的,就是李骏宗的话,大同建有几条特殊供给道路,强攻不行,那就只能智取,可智取,宁昇其实也并没有多大把握。
夜晚,宁昇大帐之中,高伯山、刘植、秦千傲和李骏宗,聚集在一起,正在商讨攻打大同的部署。
宁昇扫视了众人一眼,开口说道:“都说说吧,大同城该怎么打?”
几人听了宁昇的话,相互看看,最终还是刘植最先开口。
“大帅,大同城如今缺少兵力,想要诱骗出城决战,显然不太可能,强攻的话,我军损失恐怕会不小,所以末将认为,先行围困,静待时机,不必急于破城。”
高伯山几人,听着刘植的话,都暗自点点头,宁昇确并没有说什么。
高伯山见宁昇不回话,又看了一眼众人,转过头对着宁昇说道:“大帅,末将认为,王少峰已经死了,现在的大同城,比不上之前的时候,不如…不如先劝降试试,咱们粮草充足,到不急于攻城,若是能不战屈人之兵,对我们来说,但不失为一件好事。”
高伯山说完,宁昇还是很平静的看着,仍是没有接话。
高伯山和刘植对望一眼,都不知道宁昇在想什么,最后都把目光看向秦千傲。
秦千傲看着两人的目光,一脸呆滞的不知道什么意思,但他看见高伯山给了他一个眼神,也只好硬着头皮站出来,对着宁昇行礼。
“大帅,额不知道该怎么打,额就知道大帅怎么吩咐,额就怎么打。”
秦千傲说完,老老实实坐回自己的位置,闭上嘴不在说话。
刘植和高伯山两人,听了他这话,都暗骂一声混蛋,这厮的话看似说了,但其实都是废话,他们几个,谁又不是只听宁昇的命令呢?
宁昇听了秦千傲的话,倒是没怎么在意,笑了笑,身子向前倾,笑骂道:“你这个狗东西,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要你来捣乱做什么?”
秦千傲听了宁昇骂人的话,确是不以为意,憨憨的笑了笑,回道:“额就是不太聪明,大帅骂的是。”
宁昇听了他这话,摇了摇头,不在说话,把目光看向坐在一旁的李骏宗。
李骏宗早就明白宁昇的意思了,见他此时看向自己,于是赶紧起身,拱手行礼说道:“大帅,不必忧心,不如我进城,与韩麒一叙,不敢说劝他投降,最起码探听一下虚实。”
宁昇本就是这个意思,听了李骏宗的话,笑着点了点头,回道:“那就麻烦李先生了。”
李骏宗听着宁昇的话,也不在客气,又拱手行礼,说道:“分内之事,大帅放心。”
辕门外,李骏宗一人一马,向着大同城就走了。
高伯山看着李骏宗的背影,有些疑惑的看向前边的宁昇,开口问道:“大帅,这李先生,能成吗?”
宁昇并未说话,只是望着李骏宗的身影沉思。
刘植确不在意的拉了高伯山一把,小声说道:“用你瞎担心什么,他的家人都在晋阳,他还能跑了?”
高伯山听了刘植的话,有些迷茫的点了点头,虽然还有疑惑,但也没在说话。
其实李骏宗请命,是在宁昇意料之中的,或者说本来就是宁昇安排的。
许多消息,都是李骏宗提供的,宁昇是相信的,也知道李骏宗别无选择,但李骏宗毕竟曾是宋庭高官,还是要试一试,他才能放心。
再说那李骏宗,一人一马,悠哉的走在前往大同城的路上。他的心里,也很清楚宁昇的意思,不过他并不在意。
身为一个上位者,宁昇有疑虑,并不是什么坏事。而且他已经决定,要投效宁昇,又何必再去想其他。
李骏宗很清楚,若是帝师庞谦尚在,李骏宗会毫不犹豫的重新投向大同城,投向大宋朝廷。家人什么,他相信宁昇还是有这个胸怀,不会为难他们的。
可现在大宋中枢平章政事,是张之彦掌权,他这个人,可不是帝师庞谦,可没那么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