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最值得推荐历史题材作品!”
“一个仁义和正义的世界一《春秋五霸》!”
“值得用一辈子品味的好书!”
“.....”
比起普通人之间的口口相传,许多媒体都有着自己的供稿人,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和文化相关的文化界知名人士,于是很快,在许多媒体上也出现了对于春秋五霸这本书的推荐。
而且比起普通人,显然媒体的这种报道宣传效果更加快速和范围更大。
“老板,给我一本春秋五霸!”
“还有春秋五霸卖吗?”
“我要买两本春秋五霸!”
“什么?卖完了?”
“不是吧,我都已经跑了三个书店了。”
“.....”
在这种口碑和媒体报道的双管齐下之中,各个春秋五霸的销售点和书店在第三天迎来了购书狂潮,甚至一些准备不足的地方还出现了售竭的情形。
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情况,倒不是说负责出版的出版社们故意要搞什么饥饿营销之类的,完全是因为对于市场的低估。
本来这次春秋五霸的发售在范围是几乎涵盖了整个华夏,毕竟王栋早就不是当初写第一本书七剑下天山时候的王栋了,尤其是随着王栋在华夏文化节上拿下几个大奖,接连登上华夏新闻和华夏日报之后,所拥有的名气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真在的原因还是出在这次新书的题材上,就如同之前这出版社说的一样,如果王栋新书依然是武侠题材的作品,那么这些出版社根本就不会过多考虑,直接就会大量铺货。
可惜的是这次王栋的新书却是在实体出版行业之中堪称小众的历史题材,这就不得不让这些出版社小心谨慎了,因为就算出版社对于春秋五霸再看好,但也不代表市场,自然也就不会一开始就进行大量铺货了。
“什么?你们要一千册?你确定是春秋五霸?”
“啥,卖完了?”
“你没有搞错?是春秋五霸?”
“三百册?好,我们立刻发货。”
“啥,两天一百册就卖光了?”
“......”
购买狂潮带来的结果很快就转移到了各个出版社头上,从第三天临近中午开始,各个出版社的电话就没有断过,都是来自下面书店或者销售点的催货电话,目标全部都是春秋五霸。
“立刻让工厂加班,我们要加印三万,不,五万册《春秋五霸》!”
“赶快通知工厂印刷《春秋五霸》。”
“我不管你们工厂是怎么安排的,就算是加班加点也要在明天印刷出最少两万册春秋五霸。”
“没人愿意加班,那就加工资,一倍工资不行那就两部,两部不行那就三倍,如果三倍都不行的话那就......滚蛋!”
当这些出版社的管理接到手下的汇报之后,不敢怠慢之下连忙向上面汇报,最高管理层在得知情况之后想也不想,第一个想法就是让工厂加班加点的印刷春秋五霸,甚至一些原本两家重合的出版社还为了优先问题而大打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