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
“春秋时期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兵学的鼻祖”!”
周学舟随意之下看到的手上的稿子。
“咦,这是什么人?怎么我从来没有听过?”
周学舟自然没有听过孙武,所以在看到孙武的介绍之后不由得一愣的自言自语了一句。
“这是我作品之中的一个人物,也是整个系列之中非常重要的存在。”
王栋回答道。
“你这不是写的武侠题材吧?”
周学舟再次问道。
“不是,这次的作品是我个人虚构出来的历史题材,一共分为二十个朝代,可能会高达五十部作品左右。“
王栋点了点头之后说道。
“什么?虚构二十个朝代?”
听到王栋的话,周学舟顿时被震惊了,就连一旁的周国强也是用一幅吃惊的表情看着王栋。
越是了解文化的人,就越是知道王栋的这一番话拥有何等的份量,毕竟在这个时间可从来没有人虚构过什么朝代的事情,还是二十个朝代这样的事情。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王栋真写出来,先不论质量如何就已经是前无古人的事情了,更是足以名留青史的事情。
“快,和我说说。”
此刻的周学舟哪里还有什么心情去关心大红袍的母树啊,满脑子都是想要知道关于王栋虚构的历史。
“现在正在撰写的春秋和接下来的战国是属于混战的历史阶段,也是我虚构历史之中人类在大一统之前最后的.....。”
“这一部分的虚构历史我主要是想为接下来的国家大一统进行铺垫,而却在这两部作品之中我还有一点个人想法,那就是‘仁义’二字。”
“而且春秋和战国两部作品之外,我还有一个构思和想法,那就是会再额外写作一本名叫《诸子百家》的作品。”
“诸子百家.....”
王栋对于春秋和战国的写作想法早就已经有了构思,所以说起来头头是道。
但这些对于在一旁听着的周学舟来说,却如同一波又一波的惊涛骇浪一般击打在了其心上。
“天才?才华横溢?”
不,这些都根本不足以此刻周学舟对于王栋的评价了。
“妖孽!”
这是周学舟最后,也是觉得最能形容王栋的词语了。
“简直.....简直.....绝了。”
在听完王栋的阐述之后,周学舟想要用一个形容来评价王栋的想法,但是在接连说了简直之后,一时间根本无法做出评价,最后只能是给出绝了二字。
“小家伙,这真的都是你想出来的?”
一旁的周国强虽然没有周学舟被震撼得无法评价,但同样是满心的震惊和惊骇,虽然周国强对于文化之类的认识没有周学舟那么清晰,但也知道王栋刚才说的话绝对足以让无数人为之震惊。
只是一看到王栋那年轻得过分的脸庞,周国强出于军人的直率,毫不犹豫的问了出声。
“嗯!”
王栋直视着周国强的眼睛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