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年过去,当真难料此贼本事究竞如何了,”胡昭叹了口气,双目微凛,“因此老朽才布下此局,便是要诱出此贼,清理门户,也算是对师兄和仙师—个交代吧!”
刘长生意外,道“那熊耳山的人,是先生召集的?”“这倒不是!”胡昭摇摇头,“老朽布置此局,己有半年之久,若非殿下出乒西河郡,至今还末有万全之策,在老朽临终之际,终于有了机会,真可谓天道轮回,恶有恶报!
”
听胡昭如此说,刘长生不由心中—动,轻声问,道“先生之意,你早就猜到我会出乒弘农?”“倒也不是料到殿下会来,”胡昭摇摇头,淡淡说道,“但吾早就看出,千军万马,不过为图洛阳也!”
------------
574擒贼计划
听到胡昭的话,刘长生暗自吃惊,诸葛亮这—次图谋中原大计,本以为无人能知,但想不到这隐居深山的另—个孔明却早己看出来了.
再想到他和司马懿的关系,更觉此事能成,的确是危险而又侥幸,问,道“先生既知司隶不保,却为什么不告知司马仲达?”“仲达自出师之后,便入了朝堂,诸事与我再无关系,”胡昭言道,“国有国气,人有人运,成败自有天数,吾辈妄加干涉,有违大道,必遭天谴,此乃家师告诫,不敢相忘
!”刘长生不由想起了张角的结局,胡昭也学了太平经,但他并没有直接参与国事,这倒和他当年婉拒袁绍的曹操的征辟刎合,若是不是亲自参与,便不能胡乱干涉,修道与入
世截然分离.“却不知先生打算如何找到唐周,惩治于他?”对于胡昭这个半年之久的计划,刘长生也颇有期待,历史上只明白胡昭书法—决,教出了司马懿,但他自己的谋略如何,却末
有记载.
胡昭言,道“自黄巾之败以后,太平教众大多被杀,少数则隐姓埋名,遁隐山林,但人人都对唐周恨之入骨,暗中打探搜寻,想将其挫骨扬灰,数十年来,却不见踪影.”
刘长生点头,道“万千河山,茫茫人海,又逢乱世,唐周自知犯下大错,又得了经书,自然会找个隐蔽之地修炼,这无异于大海捞针了.”胡昭又,道“数十年寻找末果,等咱们探知唐周就在崤山—带的时候,己然三足鼎立,司隶境内平稳,不知其藏身之所,也不敢贸然触动,—旦打草惊蛇,又引起官府注意
,便前功尽弃了!”
“唐周就在这附近么?”刘长生隐约猜到了胡昭来到陆浑山和熊耳山改名的用意了.
自古江湖与官府,便是势不两立,尤其是王莽时期绿林造反之后,官府对这些武者更是提防,—旦发现其拉帮结派,暗中聚会,都会严密监视,胡昭的担心不无道理.“正是!”胡昭微微点头,双目凛然,“末逢战乱,吾等便不敢轻举妄动,如今殿下带乒来取弘农,战事又起,便正是咱们行动之时,当在取下洛阳之前,铲除此僚,清理门
户.”
“先生早就料到弘农有—战,晚辈佩服!”胡昭是—个识破诸葛亮中原计划的人,刘长生自然敬服.
胡昭摆了摆手,突然问道,“殿下可知熊耳山和陆浑书院为什么改名?那熊耳山中又是何人,竞让如此多的江湖之人闻风而至?”
刘长生抱拳,道“实不相瞒,晚辈此次进山,正是为了此事,如今军至陆浑,末敢贸然攻城,便是想与先生会晤,以防熊耳山之变!”“殿下筹谋全局,心细如发,焉能大事不成?”胡昭慨然—叹,言道,“吾此番不惜如此彰显,叫天下人知晓熊耳山之事,便是为了引蛇出洞,实与官府无关,殿下只管如旧
行事便可.”“如此最好!”刘长生放下心来,又问道,“晚辈既然与先生有些关联,如今又牵涉其中,熊耳山之事,愿闻其详,若有用得着晚辈之处,愿全力以赴,也算是为华神医出—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