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作为上军校尉,又颇受董重信重,所以在洛阳的消息倒也算灵通。
因此,袁绍说的事情他当然知道。
谏议大夫夏牟,因为上书弹劾大将军董重,被当庭杖毙,据说夏牟至死犹面不改色,依旧大骂董重祸国。
他放下酒盏,叹了口气:“本初,那些都是朝堂上的衮衮诸公该操心的事情,像我们这些小人物,做好自己的本分就是了。”
袁绍看着吴匡的反应,心里也是有了底。
因为吴匡如果对董重忠心耿耿,为了权势选择无视董重的所作所为的话,他现在应该大骂夏牟才是。
现在吴匡这么说,就说明董重的所作所为连他都看不下去了,只是碍于自己的身份不好发表意见罢了。
于是,袁绍便沉声说道:“扶之兄此言差矣!兄身为上军校尉,手握西园精兵,一举一动皆足以影响洛阳局势,又岂能碌碌无为?”
听到袁绍这么说,吴匡苦笑一声:“原来本初今天是当说客来了。”
袁绍没有否认。
他看着吴匡道:“董重倒行逆施,不光夜宿宫中,奸淫宫女,更专权乱政,打杀大臣,忠义之士皆欲除之而后快。吾素知扶之兄为人,难道扶之兄就要眼睁睁的看着董重祸国不成?”
“不瞒扶之兄,朝堂上的衮衮诸公不满董重久矣,只是苦于董重手握重兵,难以轻动,但只要扶之兄愿为国除贼,董重便失去了最大的依仗!”
对于袁绍的这番话,吴匡沉默了良久,最后叹息道:“可我能有今日,全赖大将军提拔,又岂能忘恩负义,恩将仇报?”
“扶之兄!”袁绍大喝一声:“大义当前,岂能顾小节而舍大义?我们这是为国除贼!”
袁绍这一声大喝响在吴匡耳边,宛若当头一棒,让他瞬间清醒。
他深吸一口气,说道:“本初说得对,我岂能因小节而失大义?董重虽有恩于我,但他如今倒行逆施,专权祸国,人人得而诛之!”
听到吴匡这么说,袁绍与淳于琼对视了一眼,皆是松了口气。
虽然他觉得吴匡大概率能被说动,但这种一旦失败就可能会抄家灭族的大事,袁绍自然不可能寄托于概率。
因此,他才会将淳于琼一并请来,一旦吴匡有不从之意,他们就会直接拿下吴匡,然后一同起兵。
不过现在看来,这一手准备倒是多余的了。
袁绍对着吴匡拱了拱手,笑道:“扶之兄大义!”
而吴匡既然做出了决定,也就不再犹豫:“不知本初接下来有何打算?”
闻言,袁绍也不隐瞒,直接对着吴匡道:“扶之兄,我等三人虽然心怀大义,但西园军其他校尉却都是董重那厮的心腹,所以,一旦我等准备起事,到时候还请扶之兄以上军校尉的名义将其他校尉都请过来,愿意随我等一起诛杀董重的也就罢了,否则便一并诛杀,务必要保证将西园军掌握在我等手中!”
听到袁绍这么说,吴匡没有什么犹豫,便点头应道:“本初放心,大丈夫欲行大事,不能有妇人之仁,这一点我很清楚。所以,到时候他们若是不愿归顺,我绝对不会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