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心中一阵吐槽,官窑就官窑吧,激什么动呀?至于吗?
看到李凡不以为然的样子,任义急忙说:“大师,这修内司窑是赵构迁都临安建立南宋时设立的一个专为皇家烧制瓷器的官窑,规模不大,在现在杭州老虎洞窑址。由于后来很快又建了‘郊坛下官窑’,规模很大,这个‘修内司官窑’就废止了。”
“由于时间短,修内司官窑精品几乎没有完整的存世。咱们国家组织了一次修内司窑考古发掘,得到的只是四千余碎片,拼不出一件完整的修内司官窑瓷器,您这件完整的修内司官窑精品,意味着什么,我想您应该明白吧?”
当然明白,物以稀为贵嘛,可是,我这十几箱,好几百件呐,还叫什么“物以稀为贵”呀?
他脑补出这应该是某位南宋皇室子孙在争位失败后,带着家小出海避祸,从宫中带出这么一批修内司官窑瓷器,不想在海上遇风浪沉没。
李凡随手指了指那一箱几十件瓷器,语不惊人死不休地说:“都是,还有十几箱。”
轰——,任义脑袋又一阵晕眩,双手颤抖地又拿起几件,直接翻看底款。
许久,呆呆地发愣。
李凡说:“先不说这个了,看看下一箱吧。”
“哦……好……好……”,任义一时回不过神来,机械地应着,拿起另一个箱中的大盘。
这箱瓷器和那箱风格明显不同,都是元青花,任义拿放大镜看了半天,说:“大师,这应该是元代官窑精品。”
青花瓷产生于唐代,兴盛于元代,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JDZ,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
这是一件五爪龙盘,任义直接就判定这是一件元代官窑产品。在元代,官窑与民窑主要从纹饰上加以区分,原因是自元代延佑元年开始明确“双角五爪龙纹”及“麒麟、鸾凤、白兔、灵芝”等,臣子、庶民不得使用。
翻过来看底款,果然是蒙古文。
元蒙进攻和统治中原后,对汉人大肆杀戮,极尽压迫,蒙汉禁止通婚,汉人是最低等贱民,所以他们宫里使用的东西都不能有汉字。
正是这样的蒙汉不兼容政策,使得元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八十多年就被汉人赶回了大草原。
朱元璋建立明朝,对蒙元残余势力进行了十三次征伐,将他们杀得极惨,赶到了极远的漠北,也算是报了他们大肆杀戮汉人之仇。
这一箱都是元青花瓷,任义暗自判断,李大师绝不是只得了一艘古沉船,如果是得了元代沉没的古船,上面的修内司官窑精品绝对不会这样多还成系列,有一两件就不错了!这只能是南宋时期的沉船,还得是跟皇室有关。
而元青花官窑产品,是不可能出现在南宋沉船上的。
他这个判断,到是跟李凡对出了修内司官窑瓷器的沉船脑补不谋而合。
“你帮我判断一下,这些瓷器能卖多少钱?”